安徽,一名大妈端着一盆脏水来到电梯门口,直接将整盆水倒进了电梯门的缝隙里,随后电梯失去反应。 据澎湃新闻5月4日报道,安徽一名大妈在打扫完家里的卫生以后 端出一盆脏水,直接往电梯门的缝隙里倒去,倒完脏水以后,大妈还满意地按了一下电梯。 这是一名非常勤快的大妈,她每天闲来无事就在家打扫卫生。为了擦洗干净家里的家电等物品,大妈接了一盆水,找了一块抹布就开始卖力地擦起来。 很快,在大妈的努力下,大妈家就一改平时灰头土脸的样子,变得焕然一新。对此,大妈表示非常满意。 她翘着二郎腿欣赏了一会儿自己的劳动成果 突然瞥见了放在一边的那盆脏水,这正是她刚才用来擦家电用的那盆水。 此时,这盆水已经变得非常脏,大妈看着这盆水有点闹心,心里直嘀咕开了,该怎么处理掉这盆脏水呢? 通常是倒在水池里顺着水管流走,或者是倒进马桶里,一般人都会这样处理污水,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让大妈感到满意。 因为大妈将水池和马桶都已经彻底清洗干净了,如果再把污水倒进去,那岂不是又把水池和马桶这些给弄脏了吗? 大妈有些犯愁,如果是在乡下就好办了,她通常是把污水直接倒入门前屋后的菜地,或者倒进家前面的小河里面也行。 但是这是在城里,把门一开只能看到贴满地砖的走廊,没有什么空间让大妈发挥。这时,大妈突然想起了自己每天都要乘坐的电梯。 大妈刚开始是想利用电梯把这盆污水给运到楼下再倒了,但是当她端着脏水来到电梯门口时,她一下子就有了新的灵感。 因为大妈在进电梯的时候,一下子注意到在电梯的门口,有一道缝隙。这道缝隙看起来还挺宽的,踩上去也像是空的。 如果把污水从这条缝隙里倒进去,水应该很快就能掉到下方的空地了。毕竟电梯也是悬着的,下面全都是空的。 大妈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这样既不会弄脏她家里,也不用费劲把脏水端到楼下,在电梯口就处理好了。 于是,大妈直接将那盆脏水端出来,对准电梯门口的缝隙就一股脑地倒了进去。顿时,一股哗啦啦的水流声响起。 倒完盆里的水以后,大妈见有些水流到了电梯门外的地上,还十分贴心地用手将这些水全部扫进了电梯门口的缝隙里。 干完这一切,大妈满意地打量着电梯和地面,又甩了甩盆准备回家。在路过电梯按钮时,大妈还按了几次电梯,随后就离开了。 如果大妈倒完水以后多停留几分钟,她可能就会发现,不管她按几次按钮,电梯都没有反应了。 在电梯里面的屏幕上,原本正在井然有序地闪现着一层层电梯途径的楼层信息,在大妈往缝隙里倒水以后,这些数字突然都不见了。 不过,就算大妈现在不知道,等她想要乘坐电梯下楼的时候,她一定会傻眼了,因为电梯已经不能正常运行了。 如果大妈知道电梯一旦坏了,她的儿女家人就得爬楼梯才能回到家,大妈一定会追悔莫及,一定再也不会往电梯里倒任何东西。 与其说大妈无知,不如说她又自私又蠢笨,作为成年人肯定知道用电的物品是不能碰到水的,她为了家里的干净,却直接霍霍电梯,这样放做法让人感到气愤。 1、《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乘客乘坐或者操作电梯,应当遵守电梯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以及电梯使用单位基于电梯安全因素的管理要求,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采用非正常手段开启电梯层门、轿门; (二)不得拆除、破坏电梯安全警示标志、电梯部件及其附属设施; (三)不得乘坐超过核定载重量的电梯或者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电梯; (四)不得有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 大妈平时也经常乘坐电梯上下楼,虽然她可能不太了解电梯的构造,但是电梯是用电的,不能触碰大量水,这可以说是常识。 大妈为图方便,将一大盆污水倒入电梯缝隙中,这样的做法已经属于危及电梯安全运行的行为。 2、《安徽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乘客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如果大妈向电梯缝隙中倒水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电梯坠落、人员被困发生意外等,那么大妈的行为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构成危害罪,将要承担刑事责任。 (2)如果大妈的往电梯倒水行为导致电梯损坏或者是他人人身和财产受到损害,那么应当要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民法典》中关于侵权的损害赔偿规定,大妈应当要对电梯的维修和人员损伤等进行赔偿。 不管是走廊通道还是电梯,污水都不能乱倒,否则很容易造成损人不利己的现象,同时自己还要承担责任,后果非常严重。 对于大妈如此的行为,你觉得她会受到怎样的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