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国士兵阵亡有多“难”?除了武器装备豪华,判定条件也极其苛刻

从二战后,美军就非常关注士兵的阵亡情况,之后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降低士兵的阵亡率。到了21世纪的“中东反恐战争”期间,美军的阵亡情况就比较低了。 比如说从2001年持续到2021年的阿富汗战争,美军一共阵亡2448人。对一场持续20年的战争来说,这个伤亡率可太低了。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军的低伤亡率? 美军的伤亡率之所以这么低,一方面是美军从二战后打的就基本是“不对称战争”,另一方面是美军的单兵装备越来越好。 在第一点上,美军在二战后打的主要大型战争战争分别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中东反恐战争。 这几场战争中,美军都有明显的火力和技术优势。 中东反恐战争自不用说,美国打的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有很多都还处于“部落时代”,在技术和火力上完全没法和美军比。 越南战争期间,北越虽然有着苏联和中国的支持,但北越方面也不可能在火力和技术水平上超过美国。 而朝鲜战争期间美军虽然伤亡较大,但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美军在朝鲜战场上遇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依旧有火力和装备上的巨大优势,但志愿军这边有组织度和士气的优势。 但总体来看,二战后美军只有一次遇到了志愿军这种“超规格”的对手,其它时候遇到的敌对军事力量都是火力、装备技术水平、后勤等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对手。 并且像中东反恐战争、越南战争这类长期战争,美军士兵作战的地方周围还会有大量的美军空军基地。 这也意味着美军的空军能对陆军快速增援,这进一步提升了美军对敌军的压制能力,以及降低了己方士兵的伤亡。 至于美军单兵装备的问题,从阿富汗战争开始后美军单兵装备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美军身上带着的装备是越来越先进以及繁杂。 这其中降低美军士兵伤亡作用最大的装备,是医疗包系统。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受伤士兵从战区撤下来后的生还率也在快速提升。不少士兵之所以死在战场上,要么是伤到了重要脏器,要么就是失血过多。 换言之,士兵只要没有伤到重要脏器,能及时止住血,那么其在撑到上了手术台后基本都死不了。 而士兵单兵设备中的医疗包里面有不少的止血设备,像什么止血钳、旋压止血带、止血敷料等,都能帮士兵快速止血。 可以说美军单兵装备中在加入医疗包后,他们士兵在战场受伤后的死亡率也是直线下降。 美军对阵亡的标准极为严苛? 除开装备和技术上的原因,美军士兵伤亡少在中文互联网上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美军对于“阵亡”的判定条件极为严苛。 这种说法认为美军只会判定直接死在战场上,并且可以辨别身份的阵亡士兵是“阵亡”。 如果士兵在其它情况下阵亡,也不会被判定为阵亡。比如一个士兵在战场上重伤上担架,然后死在了战地医院里面,也不算阵亡。 其实这种说法有一定错误。如果这个士兵是重伤上担架,最后死在阵地医院里面,那么在美军的档案里面这个士兵算阵亡。 之所以会有“美军判定阵亡的条件严苛”这个说法,一大原因是美军那奇葩的保险制度。 要知道美军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它对于士兵在重伤、阵亡后的保障,全靠各种商业性质的保险。 这背后有一个逻辑,那就是不管士兵是阵亡还是重伤,那么他之后都不能再继续服役了,同时保险只能赔偿一次。 依保险的内容,部分保险可能出现士兵上担架时直接结算的情况。当士兵上了担架,保险公司以“重伤”的标准对其进行赔付后,之后士兵如果死在战地医院里面,也和保险公司没关系了。 也就是说,如果有士兵是重伤上担架,之后死在阵地医院,就可能出现在美军档案中被记录阵亡,但是在保险公司那被记录“重伤”的情况。

因为这个原因,在互联网上就出现了“美军判定阵亡标准很严苛”的说法。之后越传越邪乎,以至于演化出了各种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军事保险非常复杂,并且士兵可以选择不买。 通常士兵都会采购一份基础保险,这份基础保险能保证士兵在执行作战任务,且死于敌对武装之手后获得巨额赔偿。 但基础保险不会在士兵没有执行作战任务时阵亡进行赔偿。 比如说朝鲜战争中的美军四星上将沃尔顿·哈里斯·沃克,他在收拢韩国溃兵时出车祸去世,因为不是执行作战任务,也不是死于敌对武装的火力下,所以保险公司没有对其进行赔偿。 在保险公司那里,沃克将军并不算“阵亡”。 如果士兵在没有执行作战任务时阵亡还想要赔偿,就需要买很多其它的保险。就像我们现代人买车时买盗抢险、涉水险、三者险等杂七杂八的保险一样。 事实上美军喜欢买各种奇奇怪怪的保险,是越南战争后才有的习惯。在二战到越战爆发时,美军士兵基本都只买一分基础保险。 但正如我们上边说的,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人家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在非保障范围内,保险公司自然不会对士兵进行赔偿。 像沃克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而这样的例子多了后,尤其是在越战不少士兵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死法,但保险公司都不赔后,美军士兵才习惯于买各种保险。 但是在美军的档案里面,只要能确认一个士兵死了,那么其就算“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