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07年,林风眠母亲被族人抓去架在火上烤,年仅7岁的他拿起一把砍柴刀就冲向人群

1907年,林风眠母亲被族人抓去架在火上烤,年仅7岁的他拿起一把砍柴刀就冲向人群,怒吼道:“放开我妈,我要杀了你们!”   1900年10月,林风眠出生于广东一个小山村的一个画家家庭。从小在艺术的熏陶下成长,林风眠的才艺得到了父辈的精心培养。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画家,小小年纪的林风眠就开始跟随祖父学习绘画。在一次随母亲外出时,却意外目睹了母亲的一段禁忌之恋,这段恋情最终导致了母亲被族人准备处以极刑。   那是一个阳光普照的午后,林家小院外聚集了大量的村民和族人,他们的表情严肃,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院子中央,一个由粗大木条搭建的高台上,林风眠的母亲被无情地绑在一个铁制的笼子里,笼子周围堆满了干柴和稻草。太阳的光线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照在她苍白的面庞上,她的身体因恐惧而颤抖,脸上布满了伤痕。   村中的长者们站在一边,他们手持竹扇,面无表情地观看着这一切。其中一位长者挥动着手中的火把,走向那堆待点燃的柴火,每一步都沉重而缓慢。村民们围观着,有的低声窃语,有的则紧闭双眼,不忍直视即将发生的悲剧。   林风眠从家中走出来,目睹了这一幕,他的心瞬间被恐惧和愤怒填满。他冲进厨房,从墙上抓起一把用来砍柴的锋利大刀。手握刀柄,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量。小小的身躯几乎要被愤怒和绝望压垮,但他没有退缩,而是直接冲向人群。   “放开我妈,我要杀了你们!”他的声音尽管稚嫩,却充满了决绝。他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刀锋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村民们见状,纷纷后退,露出惊恐的表情,没有人敢上前阻拦这个只有七岁的孩子。   在混乱中,几个族人试图上前制止他,但都被他那无畏的举动和手中闪烁的刀锋吓退。村中的长者见状,命令人将火把暂时放下,以避免更大的灾难发生。林风眠的母亲在笼中听到儿子的呼喊,泪水沿着脸颊流下,她的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但也有一丝复杂的安慰。   最终,在林风眠的英勇抗争和族人的犹豫中,长者决定暂停执行。他们担心这场闹剧会引起更大的社会注意,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村庄的声誉。因此,他们放弃了原计划中的极刑,但为了“维护家族荣誉”,决定将林风眠的母亲秘密卖给远方的人贩子。   林风眠被几位亲戚强行拉开,他挣扎着,眼睁睁看着母亲被带离,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他的母亲在被带走前,转过头来望了他最后一眼,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告别的眼神。   母亲的离去,对年仅十岁的林风眠来说,是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那一晚,家中的一切仿佛都随着母亲的离开而失去了色彩,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他被迫跟随祖父生活,一个严肃但博学多才的老人。祖父曾是清末的画家,画室里堆满了画卷和书籍,墨香和纸张的气味混合在一起,仿佛是一个时间静止的世界。   林风眠在祖父的影响下,渐渐地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夜深人静,他便会悄悄地走到祖父的画室,点燃一盏油灯,静静地看着祖父留下的画作。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仿佛都有了生命,与他诉说着无尽的故事。他开始尝试着用画笔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他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画画成了他唯一的慰藉,也是他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随着年岁的增长,林风眠的画艺愈发成熟。他对艺术的热情与日俱增,决定离开这片充满旧时记忆的土地,前往欧洲深造。在法国,他的画风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开始变得更加自由和流畅;在德国,他又受到表现主义的吸引,学习如何用夸张和变形来表达内心的激情与冲突。欧洲的艺术环境让他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开阔,也让他的画作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归国后,林风眠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的首任校长,他不仅传授技艺,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他鼓励学生们在绘画中融入个人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理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艺术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林风眠的一生,是一部充满挑战与奋斗的艺术史。即使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和艺术创作的种种挫折,他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画作中常常可以看到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致敬,这种情感让他的作品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艺术的路上,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留下了不朽的艺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