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许可赖清德踏入白宫,“彻底撤销”与台湾往来的“五黑名单”禁令?在关税战中难以迫使中国让步的特朗普,又盘算着打出“台湾牌”!美众议院今日将表决两项涉台法案,授权美国务院全面解除与台湾往来的各类限制,还蓄意歪曲联大2758号决议,妄图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为“台独”势力拓展所谓“国际空间”撑腰打气。
有台湾学者指出,引发台海军事冲突的关键因素仅有两个:“台独”行径以及美国彻底掏空一个中国政策。而美国特朗普政府,尽管不敢、也不愿与中国彻底撕破脸,但却在不断进行极限试探与挑衅。
关税战未能让中国屈服,黔驴技穷的特朗普思来想去,还是祭出了他最为得心应手的“台湾牌”。在共和党议员的推动下,在民主、共和两党普遍抱持反华立场的共识下,美国联邦众议院5日将对“台湾保证落实法案”及“台湾国际团结法案”这两项涉台法案进行表决,其核心内容涵盖两点:一是授权美国务院重新审视与台往来时自我设定的限制,拟定解除计划,不排除全面解除相关限制;二是插手联大第2758号决议,恶意诋毁、歪曲该决议内容“未涉及台湾”,本质上是要否定一个中国原则。
在当前美国两党均抱持反华态度,尤其是特朗普对华关税战久攻不下的背景下,这两项法案大概率能够获得通过。观察的重点在于,与台往来的限制将放宽到何种程度?是否会“全面解除”限制,包括是否解除“五黑名单”?是否会允许台湾地区领导人访美,进入华盛顿与白宫?
自美国与台当局“断交”以来,美国务院出台了诸多文件,规范美国外交、军事及其他官员与台湾官员互动的各类“红线”,美国政府承诺不与台湾地区开展官方往来。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美国务院制定的“五黑名单”规定,即严禁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行政机构首长,以及台当局外事部门、防务部门负责人等5位具有强烈“主权”象征意味的台湾地区官员进入华盛顿。相应地,美国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官员,也被禁止前往台湾窜访,禁止与台湾地区官员会面。
倘若美国“全面解除美台往来限制”,“五黑名单”禁令被解除,这就等同于美国对台当局进行“实质外交承认”,等同于彻底掏空一个中国政策,触及中美关系的红线与底线,势必引发台海局势的剧烈动荡,其严重性不言而喻。
在这一问题上,特朗普首个任期末尾曾有过“试探”之举。2021年1月,“反华急先锋”、时任美国务卿蓬佩奥在卸任前夕宣布取消对台政策自我施加的限制,废除所有与台往来准则。由于此事影响重大,拜登政府上台后立刻恢复了“五黑名单”相关限制准则,不过拜登政府也放宽了部分美台往来内容,允许美国官员常态化在联邦机构接待台湾官员,也允许美国官员前往台当局“驻美代表处”与台官员会晤。
如今,曾提出多项“挺台”法案的卢比奥若掌管美国务院,外界高度关注美方自我设限的去留问题。
今日这两项法案若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后续还有两个观察要点:一是未来能否在美参议院通过?二是若众议院通过后特朗普签署,是否会真正付诸实施?倘若参众两院均通过,那么特朗普极有可能签署。当然,此类法案仅具有“建议”性质,并非强制性法律,即可用可不用,因此,特朗普签署后未必会切实执行,但可能成为他对华“敲诈”的工具箱中的一件工具。
值得留意的是,“台湾保证落实法案”于2023年虽在众议院获得高票通过,但在参议院却未能通过。
我的判断是,即便法案授权“全面解除”与台往来限制,在特朗普秉持“中国大陆是主桌,台湾只是餐桌上小物件”的认知下,美国务院在实际执行层面也不太可能解除“五黑名单”。毕竟,特朗普政府所追求的是与北京达成某种“交易”,而非彻底掀翻桌子。
就如同2018年,美国通过所谓“台湾旅行法”,鼓动美台所有层级官员“互访”;2021年蓬佩奥在卸任前宣布取消美台官员交往所有限制,美国政府也始终未敢突破“五黑名单”规定。
赖清德妄图“走进白宫”,恐怕难如登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