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2年4月18号,昆明公安局里一位年轻的犯罪嫌疑人趁警察不注意的时候,低头研

1992年4月18号,昆明公安局里一位年轻的犯罪嫌疑人趁警察不注意的时候,低头研究手铐,很快成功开锁,然后,他脱掉鞋子,走下楼梯,快速的逃离了公安局,这位犯罪嫌疑人叫李红涛。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3年12月30日的深夜,昆明市看守所的一间简陋实验室里,气氛紧张到极点,三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趴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盯着一台粗糙的实验装置,旁边站着两名警察,而一个戴着手铐的死刑犯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线圈参数,这是李红涛生命中最后的希望,明天清晨就是他的行刑日期,而这台无刷电机的成败,将决定他的生死。 时间倒回到一年多前,1992年4月18日的昆明市公安局,李红涛低头凝视着手腕上的银手铐,手指灵活地拨弄着锁孔,作为浙江大学电子系的高材生,他的双手不仅能设计精密的电路,还能巧妙地打开各种机械锁,当手铐发出轻微的咔哒声,这个年轻人悄无声息地溜出了警局大门,留下一串赤脚印记。 生活的转折往往始于一个微小的选择,1988年从浙大毕业时,李红涛已是名声在外的技术天才,14岁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二名,大学期间专攻电子工程与自动化,这些辉煌的履历本该铺就一条光明大道,然而,在昆明安定的工作与婚姻被一段办公室恋情打破后,他的人生轨迹开始偏离正轨。 从银行逃脱后,李红涛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他逃到贵阳,用自制钥匙偷走一辆奥迪,甚至在逃亡途中顺手牵走了一辆警车,这种近乎艺术般的犯罪手法,让他在亡命天涯的过程中品尝到了扭曲的快感,然而,再高的智商也无法永远规避法网,他终究在昆明再次落网。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位技术天才在看守所里依然不安分,他带着两名狱友挖穿水泥墙,完成了第二次越狱,后来在柳州落网时,他正沉迷于一项电机发明,对闯入的警察漠不关心,只请求完成最后的组装。 命运的戏剧性转折发生在死刑判决之后,在生死攸关之际,李红涛向警方提出了研发无刷电机的请求,看守所破例为他开辟了实验空间,还专门从省里请来专家指导,这个曾经用聪明才智挑战法律的犯人,终于将自己的天赋用在了正确的方向。 实验成功来得极为惊险,就在行刑前夜,那台被专家称为"不可能完成"的无刷电机终于转动起来,这一科技突破不仅挽救了李红涛的性命,还为中国在这一领域填补了技术空白,死刑随即改判死缓,他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在此后的监狱生活中,李红涛将全部精力投入科研,他先后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其中开发的监狱电脑监控系统,让他曾经越狱的地方成为全国模范看守所,2009年刑满释放时,多家高科技企业争相邀请这位带着传奇色彩的发明家。 信息来源:央广网——《理科男2次成功越狱 死刑前天发明“神器”被改判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