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邻居搬家,拍着双开门冰箱说“送你了”。我老公汗流浃背从5楼搬到1楼,还特意买了两条烟感谢。谁知刚搬完,邻居媳妇突然冲出来:“这冰箱当年8000多买的,给1000块才能拉走!” 被“先送后卖”坑的不止我一家: - 搬冰箱那天,邻居明明说“旧家电送人情”,我们才出力气搬家、买烟答谢; - 等东西落地,却突然变卦要钱,跟“先尝后买”的街头套路一个样; - 类似的事小区里不少:王婶送旧沙发后“找玉佩”,小年轻送书柜后要“折旧费”。 为啥总有人拿人情当套路? ✅ 吃准了咱“抹不开面子”:先开口送东西拉近距离,等你付出成本再谈钱,让人不好意思拒绝; ✅ 利用“沉没成本”心理:你搬也搬了、谢也谢了,就算觉得不对劲,也懒得较真; ✅ 把“情分”当生意:真正的赠予会提前说清,只有想占便宜的人,才会玩“口头人情”。 吃一堑长一智: 下次再遇“白送”好事,我一定当场问清楚:“嫂子也同意送吧?要不要写个纸条说明白?” 不是计较,而是见过太多“送时笑脸相迎,事后翻脸不认”的人。 想问问大家: 1. 你遇到过“口头赠送变买卖”的事吗? 2. 邻居这种“先送后要”的做法,算不算耍心眼? 评论区聊聊你的“人情套路经历”
猜你喜欢
最近李律在直播间扔出了个超级大瓜!他提到了一个神秘的"老四",还把这人和小勇
2025-05-03
小君生活记
董小姐恐怕怎么都想不到,自己10岁时合作画画的中奖作品竟被扒了出来!更夸张的
2025-05-04
远方解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