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浙江杭州女子做月子和丈夫睡一屋,16800元请的“私单”月嫂和婴儿睡一屋,凌晨4点半,丈夫听见小孩房间有很大的拍打声,看了监控,发现月嫂“疯狂”摇晃孩子,夫妻俩急忙将孩子送医,检查孩子后脑有积液、婴儿摇晃综合症、躯体虐待,没想到,月嫂要求支付工资被拒后,竟起诉,要求结算38天的工资24876.9元。把夫妻俩气坏了。网友:心真大,晚上怎么放心把娃交给陌生人带! “孩子后脑有积液,可能终身脑损伤!” 听着医生说出的话,杨女士顿时后悔的痛哭流涕。 2024年12月15日凌晨,杭州某小区婴儿房内,监控镜头记录下骇人一幕:月嫂将未满月的女婴裹在棉被中,双手如捣蒜般疯狂拍打其背部,随后将孩子按在膝盖上剧烈颠簸,最后抱起婴儿上下左右摇晃近5分钟。婴儿的哭声从嘶哑到微弱,直至彻底安静。 当杨女士夫妇冲进房间时,月嫂已恢复“温柔哄睡”的姿态。然而,医院的诊断书撕开假象——婴儿摇晃综合症、后脑积液、神经损伤风险。更荒诞的是,半年后,这名月嫂竟将雇主告上法庭,索要2.4万元工资,甚至要求扣留5000元定金! 朋友介绍的“靠谱”月嫂,为何成施暴者? 2024年11月,怀孕的杨女士通过朋友牵线,以1.68万元月薪雇佣“私单”月嫂。因信任熟人,仅口头约定服务内容,预付5000元定金。 白天,月嫂喂奶、换尿布细致入微;深夜独处时,监控拍下其暴力行径:为阻止婴儿夜啼,她采取拍打、摇晃等极端手段,全然不顾新生儿颈椎脆弱如豆腐。 尽管诊断书显示“躯体虐待”,但警方以“无直接故意伤害证据”不予立案。月嫂反以“服务38.5天”为由起诉索薪,索赔金额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那么2.4万工资该不该付?5000元定金能否追回? 《民法典》第469条承认口头协议法律效力,但月嫂暴力护理构成“根本违约”,杨女士可依法解除合同并拒付剩余费用。 律师提醒:“私单”雇佣缺乏服务标准,违约认定常陷困扰,书面合同至关重要。 事件曝光后,评论区涌现灵魂拷问: 有网友说:“1.6万买不来良知!父母怎能让孩子与陌生人同屋?” 还有网友说:“月嫂为睡整觉虐婴,行业还有多少‘隐形杀手’?” 还有的网友说:“不签合同、不装监控,这不是育儿是赌命!” 一位三胎妈妈的留言刺痛人心:“我请过3个月嫂,夜间从来半睁眼睡觉——孩子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 私单月嫂为何成“高危职业”? 调查显示,超60%私单月嫂无职业资格证,40%未接受急救培训,服务全凭“经验”。 而且无合同、无保险、无监管,纠纷时雇主常因举证难败诉。本案若非监控铁证,月嫂极可能逍遥法外。 因为私单报价比正规机构低30%,但风险转嫁给家庭。有中介坦言:“出事的全是私单,公司至少能追责。” 父母应该如何筑起安全防线? 首先明确服务内容、违约责任,约定7天试用期,注明“禁止剧烈摇晃”等护理红线。而且婴儿房必须安装云端存储监控,手机实时查看,避免证据被破坏。还要要求出示“母婴护理师证”“急救证”,通过“国家职业资格网”核验真伪。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1200起月嫂纠纷,其中虐婴事件占比15%。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血泪: 上海一婴儿因月嫂喂奶窒息身亡; 广州宝妈发现月嫂用胶布封住孩子嘴巴; 成都双胞胎因过度摇晃致脑瘫…… 月嫂行业还需国家强制标准,建立黑名单制度,让施暴者终身禁业! 此案留给社会的,不止于法律判决——它撕开了育儿服务市场的暗疮,更警示所有父母:唯有亲手托住的安全,才是真正的无价。 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