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根据美国CNN报道,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措施损害了中国经济,造成了失业, 北京方面渴望谈判。“ 然而这种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实际情况是,中国面对美国的单边关税施压,不仅没有屈服,反而采取了一系列坚定有力的反制措施,并且在国际场合中始终保持着独立自主的立场。 在2025年G20会议期间,尽管美国多次试图安排与中国财长和央行行长的会晤,但中方明确拒绝了任何正式接触。 这种态度表明,中国不会在关税问题上妥协,更不会在压力下被迫谈判。 而且从经济数据来看,美国加征的54%关税确实对中国出口行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家具、玩具等弹性较大的领域。 但中国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内需市场以及拓展东南亚等新兴贸易伙伴,有效缓解了外部压力。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在2024年增长了12%,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一趋势在关税战之后进一步加强。 针对美国的关税,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农产品、能源、工业品等加征了对等关税,直接打击了美国农业和能源出口优势领域。 同时中国将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得到了欧盟、加拿大、巴西等30多个成员国的支持。 此外,中国还对涉及对台军售、基因技术垄断等问题的美国实体实施制裁,切断其在华技术出口,进一步削弱了美国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这些措施既维护了中国的合法权益,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应对单边主义的范例。 美国之所以希望中国主动发出谈判邀请,本质上是试图通过关税施压来获取更多利益。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表面上是为了“公平贸易”,实际上是为了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维护其全球经济霸权。 然而这种单边主义做法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美国国内通胀加剧、股市暴跌,甚至引发了盟友的不满。 美国对欧盟汽车加征关税后,德国车企在华市场份额下降了15%,而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出口量却增长了20%。 综上所述,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的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中国在面对美国关税施压时,采取了坚决反制措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的立场并非“渴望谈判”,而是坚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解决分歧。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不仅未能击垮中国经济,反而暴露了其自身的局限性,最终损害的是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