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欺人太甚,“开闸放水”不通知。 近期,印度的一项举动在南亚地区引发轩然大波,“开闸放水却不通知下游国家”的行为被指责为“欺人太甚”,不仅引发了周边国家的强烈不满,更在国际社会掀起广泛争议,背后折射出复杂的地缘政治、水资源分配与国际关系博弈。 事情的起因源于印度对跨境河流的水资源管理。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跨境河流犹如纽带,串联起印度与尼泊尔、孟加拉国等邻国的命运,然而,印度单方面开闸放水的行为,却打破了这条纽带的平衡。在季风季节来临前,印度为了确保本国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和蓄水需求,突然对北方邦、比哈尔邦等地的水坝进行大规模泄洪 。湍急的洪水裹挟着泥沙与杂物,以极快的速度奔向下游,而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国却毫无预警 。 对于尼泊尔而言,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带来了巨大灾难。尼泊尔境内的河流多为印度境内大河的上游支流,印度的突然泄洪让尼泊尔边境地区措手不及。位于尼泊尔东南部的德赖平原地区,原本平静的村庄在短时间内被洪水淹没。当地村民回忆,短短几个小时内,水位就上涨了数米,房屋、农田被冲毁,牲畜被洪水卷走 。一位村民悲痛地哭诉:“我们没有收到任何消息,眼睁睁看着辛苦建造的家园被洪水吞噬,现在连栖身之所都没有了。” 据尼泊尔官方统计,此次洪水导致数百人无家可归,大量农田绝收,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美元,许多基础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修复工作困难重重。 孟加拉国面临的形势同样严峻。作为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下游国家,孟加拉国大部分国土地势低洼,洪水灾害本就频发。印度的突然放水无疑是雪上加霜,原本处于警戒水位的河流瞬间漫堤,洪水如猛兽般涌入城市和乡村 。首都达卡部分地区陷入一片汪洋,交通瘫痪,民众被困家中。孟加拉国政府紧急启动救援预案,但由于洪水来得太过突然,救援物资和人力难以迅速调配到位。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洪水致使孟加拉国数千人受灾,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许多民众对印度的做法表达了强烈的愤怒与不满。 印度的这一行为之所以被指责“欺人太甚”,关键在于其违背了国际河流管理的基本准则。按照国际惯例,跨境河流的沿岸国家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调度等活动时,应当提前与下游国家进行沟通协商,充分考虑下游国家的利益和承受能力 。 然而,印度却单方面行事,完全无视邻国的权益。印度官方虽声称泄洪是出于“本国防洪安全的必要措施”,但这一解释难以平息邻国的怒火 。尼泊尔外交部迅速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印度此举“严重违反了国际河流管理的相关协议,是对尼泊尔主权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漠视” ;孟加拉国也通过外交渠道向印度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印度就此次事件作出合理解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