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逃到美国后的马鸿逵,挺着腐败的大肚子,享受着小姨太给他做的奶酪,主政宁夏17年,搜刮民脂民膏,体重高达200公斤,这样的吨位实属罕见。
“给我上全套保健餐!”南京一家公馆里,肥硕的身子陷在真皮沙发里,三个勤务兵小心翼翼地托着将军的肚腩。
八仙桌上摆着刚空运来的烟台苹果,五姨太正用银勺子挖着西瓜最甜的心子。
这正是1948年的夏天,西北的百姓连榆树皮都啃光了,马主席的体重却突破了200公斤大关。勤务兵小王端着特制的钢环腰围尺,满头大汗地报数:“报告主席,今儿个又长了半寸!”话音未落,手里的皮尺“啪”地断成两截。
要说这身横肉的来历,还得从当时的十多年前说起。1933年刚主政宁夏时,马鸿逵还是个精干的汉子。那会儿,他总爱骑着高头大马巡查军营,士兵们私下都称他“飞毛腿马司令”。可自从发明了“马票”这个聚宝盆,这身子就跟发面团似的涨起来。
金库里堆着用马票换来的金条,厨房里自然少不了山珍海味。枸杞炖羊羔要选未满月的崽子,鲜牛奶得用丝绸过滤七遍。有次厨子往八宝饭里,少放了一味松子,马主席气得把青花瓷碗摔得粉碎:“老子当年在战场上啃过冻馒头,现在就要吃遍天下鲜!”
不过,银川城里的百姓可遭了殃,王家馍铺的李掌柜至今记得,马家军来收“抗日捐”那日,他刚蒸好的两笼杂粮馍,转眼就没了踪影。城东卖羊杂 碎的老马更惨,摊子被砸了不说,还被抓去给马主席府上专做羊尾油拌饭。
后来人们发现,马主席的腰带每换一次尺寸,街面上的粮价就要翻一番。
1949年秋,解放军逼近银川时,马公馆里正上演着荒唐一幕。四姨太往旗袍里缝金条,五姨太往粉盒里藏珠宝,胖得走不动道的马主席,瘫在太师椅上直哼哼。还是副官机灵,不知从哪找来辆运煤车,铺上三层绸缎被褥,硬是把这座“肉山”滚上了车。
逃到台湾后,这位“宁夏王”还做着重回西北的美梦。别墅里天天摆着羊肉宴,结果糖尿病发作时,台北医院的病床,愣是被压塌了弹簧。转去美国那年,航空公司特意调来货机改装客舱,拆了六排座椅,才塞下他的特制轮椅。
当时,在洛杉矶,大家都知道有个“黄金胖子”,每周雷打不动要去唐人街吃席。有次在龙凤酒楼,他颤巍巍地举着筷子喊:“给老子来十盘手抓羊肉!”跑堂的凑过来耳语:“董事长,您上个月抵押首饰的单据到期了......”
话音未落,整桌酒席被他掀了个底朝天。
临终前那几年,300多磅的身子,才算是日渐瘪了下去,不过,守着空荡荡的别墅,他总爱念叨宁夏的羊羔肉。
有日恍惚间抓住护工的手:“快...快把东校场的那群羊赶过来...”护工看着窗外洛杉矶的霓虹,暗自摇头。据说咽气时,他左手还紧攥着半张发黄的马票——那上面印着“宁夏省财政厅发行”的字样,可这一切,早成了废纸一张。
甚至可以说,他人前有多风光,在他一朝权倾的那一刻,就有多么荒凉,不过,这也算是“现世报”,毕竟,他后来所拥有的一切,都可谓是站在百姓的肩膀上获得的。
参考资料:《马鸿逵与民国宁夏》.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