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刊发的这篇探讨中国菜名英语翻译的文章还挺有意思的,作者在文中针对诸多中餐菜式提出一个观点:如果这道菜原本的中文名字就包含额外深意,那么英语译名最好不要改变原意。这样既尊重中国文化,又可以增加外国食客的探索欲望。
作者论证自己观点所举的几个例子也非常有代表性:
夫妻肺片里既没有夫妻,也没有肺片。这道菜最初创制者是一对成都恩爱夫妻,他们因经常走街串巷叫卖凉拌小菜而在当地闯出名号。如果英语将其译为“Sliced beef offal in a spicy sauce(麻辣牛杂)”很明显有失深意,不如直接翻译为“Husband-and-wife lung slices”。我记得前些年老外将夫妻肺片译作“Mr and Mrs Smith(史密斯夫妇)”,也是比较难绷……
鱼香茄子也是相同的情况,很多时候这道菜里并没有鱼(有些做法会加入咸鱼),却因为使用了类似鱼类的调味方式而得名。如果英语将其译为“Spicy Sichuan eggplant(川味麻辣茄子)”显然不够有趣,不如直接翻译为“Fish-fragrant eggplant”。
还有佛跳墙,这道菜因“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雅句而得名,如果根据食材与烹饪方式来翻译则会趣味尽失,应该直接译为“Buddha jumping over the wall”。
狮子头也一样,译作“Pork meatball(猪肉丸子)”毫无拟形美感,不如干脆直译为“Lion’s head”。
真正急需音译以示区别的是各种dumpling,这词儿现在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内包馅料的中国面食,包括但不限于:饺子、馄饨、抄手、汤圆……像这种情况就必须先拍好示意图,再分别音译慢慢加深外国食客印象。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老外且得慢慢研究呢。五一黄金周,祝各位吃好喝好玩好!
四级翻译中国饮食文化中国菜新星闪光计划魔金石科技[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