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陈国生去中南海见毛主席,毛主席看到她时,开玩笑道:“第一次见舅舅,给舅舅带了什么东西?”陈国生顿时紧张起来!
1950年,毛岸英回家乡探亲时,从舅舅文运昌那里知道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毛主席的堂妹毛泽建有个女儿尚在人世,这个女儿,就叫陈国生。
陈国生其实是毛泽建的养女,她的亲生母亲叫陈淑元,亲生父亲叫梁泽南,这两人都是早期的共产党员,比如梁泽南在1923年时就已经加入我党。
梁泽南入党这一年,妻子陈淑元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陈国生。女儿出生后,梁泽南和陈淑元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女儿出生后,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发愁的是,当时梁泽南和陈淑元都在组织农民运动,没时间照顾自己的女儿。
而且,当时敌人还在追杀梁泽南和陈淑元。
不过两人并未被眼前的困难打倒,而是一边组织农民运动,一边照顾女儿。1928年,梁泽南带领一支武装队伍,想去井冈山和毛主席会合,谁知在路上,梁泽南遇到了敌人,一番激战后,梁泽南负伤被俘,在狱中,他宁死不屈,后被敌人残忍杀害。
梁泽南牺牲以后,陈淑元因为从事革命活动,也遭到了敌人的通缉,在敌人的通缉下,陈淑元被迫流亡,此时的陈淑元自身难保,更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女儿,她深知,女儿跟着她,肯定活不成。
于是,陈淑元就把女儿交给了自己的弟弟陈芬,让陈芬帮忙抚养她的女儿。女儿交给陈芬后,她就跟着陈芬姓陈,陈芬给她取名“国生”。
“陈国生”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而陈芬,正是毛泽建的丈夫。陈国生的这一生,命途多舛,亲生父亲去世,亲生母亲陈淑元把她交给毛泽建、陈芬夫妇抚养时,两人又出事了。
1928年,梁泽南被俘后不久,陈淑元的弟弟陈芬也因为参加革命牺牲了。1929年,毛泽建被敌人逮捕,在经历种种折磨之后,又被敌人杀害。
这样,陈国生的亲生父亲已死,亲生母亲陈淑元为躲避追杀四处流亡,下落不明。舅舅、舅妈或者说养父养母,也就是陈芬、毛泽建二人,也牺牲了。
如此一来,陈国生再次成了“孤儿”。
毛泽建牺牲后,陈国生由外祖母照顾,外祖母对陈国生很好,为了供陈国生上学,外祖母还卖掉了家里的田地,供陈国生读到了高小。在那个年代,像陈国生这样的女子,能读完高小,已经很不错了。
等陈国生成人后,外祖母给她安排了一桩婚事,让她嫁给一个叫宋毅刚的男子。宋毅刚为人老实,办事踏实,与陈国生结婚后,他对陈国生很好,夫妻生活过得很和睦,只可惜好景不长。
1944年,宋毅刚在外出谋生时,遇到了国民党在强抓壮丁,年轻力壮的宋毅刚就这样被抓走了。
被迫参加国军后,宋毅刚认了命,就在国军中好好表现,还当了排长,1949年,宋毅刚所在的部队在湖南起义,宋毅刚就成了一名起义战士。
随着新中国成立,宋毅刚就选择退伍,他想回家好好陪陪老婆孩子。谁知,宋毅刚回到家乡后,因为他原来是国民党的低级军官,曾和解放军为敌,乡亲们知道后,就很排挤宋毅刚。受此影响,当时宋毅刚和陈国生的生活,过得十分困难。
直到1950年,毛岸英回老家探亲,当他从舅舅文运昌那里知道了陈国生的情况后,就很重视。
毛岸英出生于1922年,比陈国生大了1岁。
论关系,两人算是表兄妹。
在知道了陈国生的存在后,毛岸英就让舅舅文运昌帮忙核实,同时寻找对方的下落,并把此事告诉毛主席。毛主席听说妹妹毛泽建还有个养女在世,就在1951年给陈国生寄信,请她来北京。
1951年4月,陈国生就去了北京。
在中南海,她看到了毛主席。
初次见到毛主席时,陈国生十分紧张,毛主席就开玩笑道:“第一次见舅舅,带了什么东西来?”
什么都没准备的陈国生,在听了这话,顿时就紧张起来,过了一会儿,陈国生反应过来,她感觉毛主席口中的“东西”,可能不是“礼物”,而是“基层材料”,对于“基层材料”,陈国生还是有准备的。
反应过来的陈国生,就把毛泽建在狱中的绝笔信和家乡的调查报告交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在看完毛泽建的绝笔信后,也是动容和落泪,并追忆起毛泽建的革命经历。随后,毛主席又问了宋毅刚的情况。
听说宋毅刚没有太多“血债”,只是普通的国民党低级军官时,毛主席就嘱咐他要“好好改造”。
聊天期间,陈国生提了一个请求,她的养母毛泽建的墓十分破旧,她想让毛主席出面,让地方政府拨款进行修建。但毛主席认为,牺牲的革命烈士有千千万,加上当时国家正处于建设阶段,他不能搞特殊化,就拒绝了陈国生的请求。
不过在这之后,毛主席每个月都会托人给陈国生寄一笔钱,这些钱,来自毛主席的稿费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