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华先锋获胜,当上了加拿大总理,称中国是“最大威胁” 初步结果显示,卡尼领导的加拿大自由党在联邦众议院选举中获胜。这意味着卡尼将继续担任加拿大总理。 加拿大这两天出了件大事儿——被称为“反华先锋”的自由党领袖马克·卡尼,在4月28日的联邦大选中赢了。他领导的自由党虽然没拿到议会绝对多数席位,但163席的优势已经足够让他继续当总理。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位新总理在竞选期间多次放狠话,说中国是加拿大“最大威胁”,还宣称中国“干涉加拿大内政”“威胁北极安全”。这事儿背后可不简单,得从加拿大的选举逻辑和卡尼的政治算盘说起。 先说说选举背景。这次选举本来对自由党挺不利的。前总理特鲁多因为经济治理不力,支持率跌到谷底,去年1月就辞职了。卡尼作为前加拿大央行行长和英国央行行长,3月份才临危受命接棒自由党,当时民调显示自由党落后保守党快20个百分点。 但转折点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身上。特朗普三天两头威胁要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个州”,还对加拿大加征25%的关税,甚至在选举当天公开喊话,说加拿大选民应该选个“愿意并入美国”的领导人。 这种赤裸裸的威胁彻底激怒了加拿大人,反而让自由党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卡尼抓住机会,把自己包装成“捍卫国家主权”的强硬派,誓言“加拿大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一下子赢得了民众支持。 再看看卡尼的反华言论。他在4月中旬的竞选活动中突然宣称中国是“最大威胁”,理由包括所谓的“北极安全”和“选举干涉”。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背后有两层算计:一是转移国内矛盾。加拿大经济被美国关税打得够呛,通胀高企、房价飙升,卡尼需要找个“外部敌人”来掩盖自己的施政压力。 特朗普政府一直要求盟友在对华问题上“选边站”,卡尼这时候跳出来渲染“中国威胁”,多少有点向美国表忠心的意思,希望能在贸易谈判中换取一些让步。 不过卡尼的如意算盘可能要落空了。中国商务部在4月21日已经明确表态,对加拿大的“背信弃义”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其实中加经贸关系早就因为加拿大的单边主义政策受损。去年特鲁多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和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直接导致中国对加拿大菜籽油、猪肉等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卡尼上台后不仅没缓和矛盾,反而变本加厉,把中国告上WTO,还在毒贩处决问题上大做文章,甚至指控中国“干涉选举”。这些举动让中加关系雪上加霜。 但加拿大国内也有清醒的声音。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卡尼的反华言论更多是政治表演。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学者菲利普·罗特就说,特朗普的不可靠性让加拿大必须“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中国作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在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对加拿大经济至关重要。事实上,今年3月中国刚从加拿大进口了730万桶原油,这说明经济利益依然在发挥作用。 就连卡尼自己也承认,中加在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领域有合作空间,但政治上的对抗让这些合作变得困难。 此外,加拿大民众对华态度其实比较复杂:虽然政客们炒作“中国威胁”,但普通民众更关心物价和就业,不少人担心与中国关系恶化会影响自己的生计。 外交部已经表态,希望加拿大“奉行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并警告加方不要“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谋取私利”。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也强调,中加合作的潜力巨大,但需要公平、非歧视的环境。 这实际上是给卡尼政府划出了红线:政治操弄可以休矣,务实合作才是正道。 信息来源:环球网——外媒:加拿大自由党赢得联邦众议院选举,卡尼称不应忘记美国“背叛”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