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请别再强调教育内卷了,咱们的教育改革方向其实已经很清晰。不论是中考的五五分流,还

请别再强调教育内卷了,咱们的教育改革方向其实已经很清晰。不论是中考的五五分流,还是高中全面实施双休,这些都是在提示大家,把高考当成唯一的出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果你还是执拗地想要继续竞争,未来肯定会面临惨痛的结果。 之所以我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甘肃通渭县一所高中的高三学生在面临高考的关键时刻,从17楼跳下,发生了坠楼事件。看到这样的消息,实在是让人心痛,这也让我意识到,有必要提醒大家,真的别再卷教育了,理由有两个: 第一,卷教育的风险真是太大了。根据我查到的数据,2023年在中国,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9500万,其中18岁以下的比例高达30.28%,也就是2876万未成年人都在挣扎于抑郁症。2876万这个数字你能想象吗?那可是相当于韩国人口的60%!而且,这还占据了中国大学以下学龄人口的1/10,换句话说,你在学校里随便转一圈,十个学生里就有可能有一个是抑郁症患者,这比例简直惊人! 而且说到风险,可不止抑郁症这一个。如今,教育成本真是高得离谱呀。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显示,在北京和上海,把一个新生儿养到17岁,花费几乎得接近100万,其中大部分都是教育的费用。像是补习班,一花就是好几千,私人教师一次也得几百。十几年的苦读下来,攒的存款就这么没了,真心是让大城市的家长都感到头疼。所以,抛开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说,光是教育投出的这笔钱,内卷的教育实在是太冒险了,真要是出点差错,可能就致使一个幸福的家庭瞬间崩塌。 其次,教育投资的回报率真的是在逐渐降低。有些人可能会说,不能只关注风险,还得看看回报,等孩子年薪百万的时候,今天的辛苦全都值了。看到这种说法,我真是想提醒大家,得多关注新闻资讯,别把自己藏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现在的年轻人就业形势你了解吗?根据《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到2024年,大学生毕业后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一种情况是慢就业。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年轻人不知道该干嘛,干脆在家里待着,最夸张的是,有近19.1%的大学生都是这种居家蹲着不工作的状态。 还有一种就是自由职业了。比如说,跑跑滴滴、送外卖这些灵活的工作,参与的大学生也达到了13.7%。 还有一种就是继续深造。简单来说,就是那些选择读研的同学,这部分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7.2%。 这帮人其实就是大学毕业后没能找到工作的那群。除了这些人,能够一毕业就顺利找到正规工作的,比例才55.5%。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自从大学扩招之后,每年有1000多万的毕业生涌进市场,大家都想进办公室当白领,竞争一下子就变得激烈。就算你是985的优等生,要求月薪6000也没什么过分的对吧?可是不好意思,别人也同样是985,月薪只要3000就愿意干,这一对比,你的竞争优势就彻底没了。 这就是当前的就业形势,差不多每年都有一半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紧接着第二年又有新一批竞争者进场,时间一长,慢就业的人数就呈现出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这也是现在那么多大学生待在家里的原因,市场需求和供应不平衡,只能让市场进行调整。 想清楚教育内卷的这事儿,你烧了几百万去买学区房,还花了几十万让孩子上辅导班,结果孩子大学毕业后却只能待在家里,或者工资没超过三四千。你得仔细算算这笔账,真的是划算吗?不过,我并不是说你要放弃高考这条路,关键是不要把高考当成唯一的出路。孩子在正常上学的同时,得多关注下国家的发展趋势,看看还有哪些机会可以把握。根据前面的分析和长远的规划,未来有几个领域可能特别适合年轻人: 第一个领域就是低空经济,这是国家明确支持的方向。目前已经开放了3000多个飞行空域,顺丰、美团这些大公司都在争着搭建无人机物流体系。每年社会上新增的岗位缺口高达50万个,机会可真不少。 单身经济也是个火热的领域,目前中国单身人口已经达到3亿。像游戏、单人家具、养宠物、钓鱼、硅胶制品、陪护服务等市场,未来的成长空间可是相当大,缺口也不小呢。 第三个领域就是高端服务行业。这里说的可不是保洁阿姨,而是那些专业素养高的营养师和护理师。未来,中国的中产家庭对这类服务的需求可真是大得很。 第四个领域是高级技工。现在大家都在谈论机器人可能会取代蓝领工作,但实际上被替代的主要是一些重复性劳动,整个过程也相对漫长。真正的高端技术蓝领在未来的10到20年中,仍会有一些机会。如果你家小孩不是读书的料,我真心建议尽早转行,别和那些高智商的天才们比拼,找对方向,发挥优势也是个明智的选择。 前言,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总会有另一扇窗为你打开。大家别过于担心未来,也不要随便跟风去卷,要学会把握国家的发展趋势。当国内开始搞中考五五分流,高中也强制双休,这其实是在提醒你,别把高考当成唯一出路。看清大势,远比一味拼命努力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