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菲“勾肩搭背”,开始搞情报共享,三重算计,解放军不得不防
日本首相石破茂亲赴马尼拉,对外宣称是强化安全协作,实则是拉着菲律宾签署军事情报共享协议。这一招颇为刁钻——日本提供高科技侦察设备,菲律宾凭借临近台海的地理优势,再加上美国在背后支持,俨然要在我国周边组建一个“监视同盟”。不得不说,这种组合策略比单纯的军事演习更为险恶。
深入剖析这份GSOMIA协议,不难发现它几乎就是为遏制中国而精心设计的!
菲律宾北部的雷达设施直瞄台湾海峡,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 - 1巡逻机将数据实时传输,再配合美军第七舰队的作战体系,三方情报网络一旦整合,我国在南海的舰艇调动、台海区域的军事演练等活动,瞬间就会被他们洞悉。更过分的是,协议中还暗藏国防技术转让的条款,下一步恐怕就要手把手教菲律宾操作反舰导弹了。
美国这一布局确实老谋深算。以往都是亲自下场搞“航行自由”行动,如今却学会让盟友冲锋在前。日本出技术、菲律宾出地理位置,自己则躲在幕后指挥全局。
近期美日菲澳举行的“肩并肩”军事演习中,日本首次以正式伙伴身份参与,显然是想把冷战时期“亚洲小北约”的模式搬到南海。要说最狡猾的当属东京——借着“防卫装备转移”的由头,竟然试图用雷达站和巡逻艇实现二战时未能达成的“南下战略”。
然而,菲律宾这个“新盟友”也并非省油的灯。小马科斯政府一边接受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另一边就将苏比克湾开放给美军使用。如今更是直接充当情报中转站——台湾海峡的监控数据经马尼拉转手就能送达东京,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不过,东盟其他国家都在密切关注此事,越南、印尼等同样与中国存在南海争端的国家,至今都未敢轻易跟进,由此可见,杜特尔特当年所说的“当美国炮灰”并非危言耸听。
中国目前的应对策略堪称典范。军事上,055型驱逐舰率领电子战部队在南海展开巡航;经济层面,RCEP的关税减免政策照常推进。最精妙的还是外交手段——柬埔寨首相洪森刚结束访华,中菲关于农产品检验检疫的协议便随即签署。
这无疑是在向东南亚各国表明:跟风参与军事对抗只能陷入困境,唯有务实合作才能获得切实利益。至于尚处于草案阶段的《南海行为准则》,如今反倒成了检验东盟国家立场的试金石。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此番举动暴露出其战略上的焦虑。看着中国航母编队突破第一岛链逐渐常态化,东京急得甚至不惜违背“和平宪法”。
但关键在于,即便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也无法改变中日实力对比的现状——去年中国新下水军舰的总吨位,相当于整个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现有规模。更不用说北斗系统如今对渔船的定位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别,到底是谁在监视谁还未可知。
这场情报共享闹剧背后,实则是三方各有图谋:美国妄图在亚洲复制乌克兰模式,构建代理人体系;日本做着成为“正常国家”的美梦;菲律宾则打着左右逢源的主意。但东亚并非东欧,中国更不是俄罗斯。如今琉球群岛已经出现“不愿成为战场”的游行活动,马尼拉菜市场的商贩也在抱怨美国军演影响生意,这个所谓的“铁三角”究竟能维持多久,恐怕连华盛顿自己心里都没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