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若是当年没有克林顿的极力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的进程或许会更加曲折艰难!1998年克

若是当年没有克林顿的极力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的进程或许会更加曲折艰难!1998年克林顿访华,其中一个重要目的便是确认是否要推动中国入世,而彼时美国国会中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克林顿当年为何执意要拉中国加入WTO?美国反对派究竟在担忧什么?‌

实际上,克林顿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冷战刚刚落幕,美国在全球一家独大,然而经济增速却逐渐放缓,急需开拓新的市场。

美国人又为何反对呢?‌说到底还是既得利益在作祟,倘若放开市场,美国制造业在成本、效率等方面必然难以与中国竞争。

此外,还有一批政客戴着冷战的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总觉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定会带来不利影响。但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想法却截然不同,他们巴不得中国早日入世,以便从中大赚一笔。

‌那最后谁成了赢家呢?‌中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入世20年来,经济规模增长了10倍都不止。

美国也从中获利颇丰,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大卖,好莱坞大片票房屡创新高,星巴克门店在中国开了一家又一家。

如今回过头来看,这场合作就像两个人携手做生意,一方提供市场,一方贡献技术,本可以实现双赢。

但美国人万万没想到中国发展得如此迅猛,如今在5G、新能源等诸多领域竟实现了反超,难怪如今美国政客老是拿“当年不该让中国入世”来大做文章。

当下中美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不少人指责克林顿“养虎成患”,可当年又有谁能预料到中国崛起的速度如此之快呢?

全球化就如同一场充满变数的赌局,赢家独揽利益,输家则怨声载道。克林顿押宝中国会“乖乖就范”,结果中国却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美国妄图用经济手段来“捆绑”他国,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也被这“锁链”束缚。

如今WTO的规则在中美两国的博弈下摇摇欲坠,这究竟该怪当年决策者太过天真,还是该怪后来者不懂得如何妥善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