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想念食品被罚,5年禁ipo!
近日,上交所对国金证券在想念食品IPO项目中的失职行为作出严厉处分,公开谴责国金证券,并对保荐代表人程超、宋乐真采取24个月内不接受其签字文件的措施。此次事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也将国金证券董事长冉云推向了舆论焦点,他可能需承担相应管理责任。
据了解,国金证券董事长冉云今年60岁2023年薪酬高达486.4万元。
在想念食品IPO进程中,国金证券作为保荐人,在核查和信息披露环节存在严重问题。对与想念食品存在特殊关系的经销商,国金证券未充分核查,未发现供应商和经销商间资金往来、返利计提异常等情况,函证、走访等关键核查程序也执行不力,甚至对发行人业务控制了解不足,未能识别和核查重要内部控制节点。这些失误导致想念食品在IPO申请中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存疑,最终IPO申请撤回。
国金证券董事长冉云,自任职以来,一直强调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看门人”角色和执业质量的重要性。他提出坚持理念先行,强化投行聚焦质量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完善能力建设,并持续强调合规能力建设,夯实三道防线。然而,此次国金证券在想念食品IPO项目中的表现,与倡导的理念背道而驰。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董事长对公司业务有监督和管理职责。冉云虽未直接参与项目,但作为公司最高管理者,对投行部门整体业务把控和风险监督存在漏洞。公司内部合规和风控体系虽经冉云推动建设,但在此次事件中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说明体系存在缺陷或执行不到位,冉云需反思管理策略和执行效果。
在行业监管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的背景下,国金证券此次受罚,若董事长冉云不能妥善处理,可能影响公司声誉和业务发展,降低市场和投资者信任度,影响公司未来IPO项目承揽和承销,对公司营收和利润产生冲击。
目前,冉云及国金证券尚未就此次处罚作出详细回应。市场期待冉云能展现领导担当,正视问题,加强内部整顿,完善合规和风控体系,对涉事项目深入调查并公开结果,重塑市场信心。
国金证券在想念食品IPO项目中的失误,为整个证券行业敲响警钟,凸显保荐机构在IPO业务中审慎核查、真实披露信息的重要性。监管机构也借此再次表明对中介机构失职行为“零容忍”的态度。未来,证券行业各机构需加强自律和风险管理,确保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国金证券和冉云则面临严峻挑战和关键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