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母校推出4+4医学精英班时,杜斌教授公开反对。他的理由很简单却又深刻:临床医生本来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陪学生搞“镀金”教育,耗费八年时间去研究一堆学术理论? 他认为,医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能不能救治病人,而不是能在论文上刷多少篇。所以,他主张医学教育应该更加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一些表面上华丽的成就 杜斌教授的选择给我们展示了一位真正的医学工作者的价值。他没有选择去追求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头衔,而是扎根病房,亲自带学生查房,教他们如何做基本的操作 看看他的的履历,很能说明问题。汶川地震时,他在废墟里抬担架;新冠爆发,他守在ICU给病人插管。这些经历让他更清楚医生的价值在哪里。他带学生的方式也很特别,不讲究那些虚的,就看重实际操作能力 在他看来,会开药不如会摸脉,论文发得再多也不如能把病人的线拆好 或许,杜教授的做法显得有些与现在的医疗环境格格不入,但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让他成为了许多学生的榜样 医学教育不应该只看重学术上的成就,应该更加注重基础医学和临床实践的结合。真正的医学精英,是那些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真正能为患者提供帮助的医生,而不是那些只会“空谈理论”的学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