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女孩在成都一个小洗车店洗车之后,躲在一边偷偷的哭了。原来她把车开到这里时,看见帮她洗车的有手脚不协调的脑瘫人,有后天失聪听不见声音的人,有失去双腿的人,这其中有男孩女孩、他们都很年轻。这个外国女孩问这些洗车的人老板在哪里?结果脚底下传来一个声音:我就是老板。 (信息来源:中国残疾人就创业平台——残疾人创业典型|艾必齐:“淋过雨,也想给别人打把伞”) 艾米的眼泪砸在手机屏幕上,屏幕里的画面却愈发清晰:脑瘫患者小玲正用绑着抹布的手掌仔细擦拭后视镜,聋哑女孩杜敏跪在地上用吸尘器清理脚垫,截肢男孩建军单腿跳着搬运水桶。这些在常人眼中“残缺”的身影,此刻却组成了一支精密运转的团队——艾必齐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特点设计了“五人流水作业法”:有人专擦玻璃,有人负责内饰,有人处理轮胎,最后由经验最丰富的艾必齐亲自检查缝隙。 “他们就像五根手指,合起来就是一只手。”艾必齐的儿子艾杰告诉记者,父亲为这套流程整整打磨了三个月。这位身高不足一米的轮椅老板,曾因先天性肌肉萎缩被嘲笑“跪着活一辈子”,却在30岁那年用攒下的积蓄开起第一家残疾人洗车店。“最惨的时候,店里一天只来三辆车,员工工资都发不出。”艾必齐摩挲着轮椅扶手的老茧,“但你见过哪个父亲会放弃自己的孩子?”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2024年5月。一位探店博主将“艾之家”的视频发到抖音,“轮椅老板带残障员工逆袭”的话题瞬间引爆全网。网友们发现,这些被命运“按在地上摩擦”的年轻人,洗车时竟比普通工人更细致——他们会用牙刷清理车门胶条,用吹风机烘干座椅缝隙,甚至记住每位车主的车牌和习惯。“他们不是在洗车,是在雕刻尊严。”评论区一条点赞超十万的留言写道。 随着热度攀升,质疑声也接踵而至:“作秀”“剥削残疾人”“靠同情赚钱”。艾必齐却选择用事实回应——他拒绝所有捐款,坚持30元一次的平价收费;推出“不满意免费重洗”政策,逼着员工用技术说话;甚至把儿子派去当“监工”,谁敢偷懒立刻“炒鱿鱼”。“我们要的不是施舍,是平等的尊重。”艾必齐拍着轮椅扶手,眼神像钉子般锐利。 如今的“艾之家”门口,排队洗车的车辆从早到晚络绎不绝。艾米第二次来的时候,看见杜敏正在教新来的聋哑学徒打泡沫,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她们比划的手上,仿佛在跳一支无声的舞蹈。这个曾被命运扼住喉咙的洗车店,用最笨拙的姿势,在人间写下最锋利的宣言:“跪着的脊梁,比站着的膝盖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