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7年,俄国人送回了阿睦尔撒纳的尸首,验明正身后,乾隆急令兆惠将军,不分男女老幼、是否忠于清朝、有未参与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对准噶尔部和辉特部的人,一概屠杀。 一直到了乾隆十年,准噶尔的头儿噶尔丹策零一蹬腿儿,部落里可就炸了锅,阿睦尔撒纳和达瓦齐俩人开始抢老大位置,乾隆一看机会来了,赶紧掺和一脚。结果阿睦尔撒纳这家伙,投了降又反水,最后跑到俄国那边儿,虽然凉了,但准噶尔那帮小弟还是不服。乾隆心里头明镜似的,知道“斩草得除根”这道理。 这一波操作下来,人性啥的,估计都被狗吃了,剩下的只有政治斗争的冷血。乾隆为了“永绝后患”,把以前的对手都给灭了,但自己心里头也留下了洗不掉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