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次,潜伏在我军队伍里的日寇女间谍美智子汇报完工作后,临出门时,回头对甄凤山勾魂

一次,潜伏在我军队伍里的日寇女间谍美智子汇报完工作后,临出门时,回头对甄凤山勾魂一笑,这一轻佻行为,让她命丧黄泉!

甄凤山是河北人,冀察晋根据地可以说是他老家,但是他也是在外流浪了一圈才回到家乡的。

小的时候,大佬甄家也和大部份老百姓家一样,嘴多粮少,家里七个孩子,老五老六活活饿死,不管他和父亲怎么辛苦地给人家干长工,就是养不活这一大家子。

到了二十出头的年纪,甄凤山不愿意在这么活下去,于是他去了东北,他要去闯一闯。到了齐齐哈尔的大佬镇,一样地干着体力活,扛大包、挖参卖参、当泥匠、当瓦匠……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被日本人侵占,甄凤山凭着一身力气,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们自发形成了一支抗日队伍。

只是这种力量薄弱的小组织很容易就被日军打散,最后,甄凤山辗转又回到了老家河北。

回到河北定县的甄凤山,想的依旧是打日本鬼子的事,到处拉人和自己一起干。当时的定县其实已有共产党的组织,县城职业学校的孙老师就是定县的第一任书记。

在与甄凤山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孙老师吸收他加入了共产党。

一开始,甄凤山的工作主要是传递情报,以做小生意为掩护,活动在定县与保定之间。

由于他胆大心细,很多次都化险为夷,将情报安全及时地送到。时间久了,甄凤山也渐渐被敌人盯上。

1933年8月24日晚上,敌人突然将甄家包围,喊着要活捉甄凤山。最后他们找不到甄凤山,恼羞成怒地将甄凤山的父亲活活打死。

悲愤的甄凤山只好听从组织地安排先去外地避避风头,到了绥远一带,与当地的共产党组织联系上,继续情报工作。

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甄凤山才受党组织召唤回到定县,担任新成立的游击大队的大队长。

我们在电视剧《平原游击队》里看到的大队长李向阳,有一部分的事迹就是取材于甄凤山。

因为甄凤山个子大,力气大,声音大,大伙称他“大佬甄”。从那以后,大佬甄不仅在百姓在部队顶顶有名,在日、伪军那里更是闻之丧胆。

有不少的青年学生特定从北平、南京等地方奔赴定县,就是听说了大佬甄的大名,要跟着大佬甄干革命。

这天,又有一个从北平来的女学生,名叫张美智,到了冀察晋根据地,说什么都要参加甄凤山的游击队。

她说她家是东北的,家里人都被小鬼子杀死了,她在北平上学才幸免于难,她在学校听说了“大佬甄”的事迹,下定决心一定要来定县参加游击队。

游击队确实也需要这种有文化的同志,于是甄凤山同意收下了张美智。

游击队之所以让敌人头疼,除了行动迅速神出鬼没外,熟悉地形,分布点也很多,总感觉到处都是人,但实际编制好像又没几个人。

每次,游击队都能出其不意地把日、伪军打得缴械投降,就像是给游击队来送武器装备的。

不过,最近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之前游击队对鬼子的打击是虚虚实实的,鬼子们压根就弄不清虚实,但是现在,对方像是有了X光一样,是虚是实清清楚楚,导致好几次的行动中止。

这一次,甄凤山在组织伏击战时,特意安排了一个诱敌计划,将敌人诱导入山谷,然后包围起来打。

这是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但是最终,无论如何,敌人就是不进山谷,而是在外围观望,计划又一次不得不中止而失败。

甄凤山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的,队伍里有内奸。

正当他冥思苦想之时,大学生张美智走了进来。甄凤山暂时放下那些烦恼事,和张美智交谈起来。

甄凤山非常欣赏张美智,她虽然年轻,但是对现在的局势,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都有自己的看法,她似乎对兵法、打仗也挺感兴趣,总是不经意的能说出一些军事术语。

不过,对方毕竟是女同志,他也是有家有口的人了,不好表现得得太明显,不然就会被误会了。所以每次张美智来找他,他都很认真地与之交谈。

今天,张美智找他,说的正是他内心的困惑。张美智也怀疑内部有奸细,二人各抒己见的商讨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外面有人喊着“吃饭了”,张美智这才惊觉时间太晚了。

出门时,张美智别有深意地看了甄凤山一眼,确定甄凤山注意到了她的眼神,才离开。

过了几天,甄凤山命人把张美智抓了起来,通过审问,张美智就是那个奸细,她原名叫美智子,日本针对中国培养一批女间谍的其中之一。

美智子做梦也想不到,出卖她的就是那天出门前的眼神。她以为的表达暧昧之情的眼神,却让甄凤山内心警铃大响。

接下来的几天,甄凤山让人轮流监视张美智,终于发现她向敌人传递情报。

大佬甄的智勇双全,果然名不虚传,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直到新中国成立,甄凤山都活跃在冀中平原上,保护着这一方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