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关税谈判陷入困境,日本政客坐不住了:绝不能把机会拱手让给中国!
近来,日美关税谈判陷入僵局,日本政客心急如焚。4月16日的第一轮谈判毫无成果,而在5月1日第二轮谈判前夕,日本自民党的高官们纷纷前往美国智库刷存在感,一边吐槽美国“靠不住”,一边拿中国说事来吓唬华盛顿:“再这么拖延下去,东南亚都要被中国拉拢走了!”然而特朗普根本不买账,直接回应:“国家安全和关税是两码事。”
4月2日,特朗普祭出“最低10%基准关税 + 对等加征”的策略,尽管暂缓了对部分国家的额外关税,但日本的汽车、钢铁仍被25%的关税压得喘不过气。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在出发谈判前诉苦道:“日本企业每天都在遭受损失!”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却不以为然地嘲讽:“日韩比我们更急于签署协议,好回国吹嘘政绩呢!”
为了在谈判中争取有利地位,日本政客使劲将经贸问题与“中国威胁论”挂钩。自民党政调会长小野寺五典在布鲁金斯学会叫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会让韩国、印度不敢与美国联手遏制中国!”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儿子小泉进次郎更是直接毛遂自荐:“美国撤出的市场中国肯定会占据,不如让日本充当中间人!”
但这套说辞早已被中国外交部拆穿——去年中国驻日大使就曾警告:“某些国家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实际上,日本心里明白,所谓“中国趁机而入”不过是谈判的筹码。真正让东京担忧的是特朗普列出的“不平等清单”:美国汽车在日本不好卖?怪日本存在“非关税壁垒”!美军驻日费用过高?指责日本占了便宜!
就连安倍当年为示好而放宽“美国牛肉进口”的旧事都被翻出来。如今日本盘算的妥协方案,诸如增加美国大米采购、简化汽车审查流程等,简直就是“卑躬屈膝式砍价”——既然无法强硬对抗,那就花钱买太平。
然而特朗普的野心岂是那么容易满足?他真正想要的是日本全面开放农业和汽车市场。日本农协是自民党的重要支持力量,汽车产业更是日本的经济支柱,无论牺牲哪一块都将带来剧痛。首相石破茂嘴上说着“绝不屈服”,但谈判桌上却准备了不少让步方案:扩大大米免税额度、增加大豆订单、让美国在造船业分一杯羹……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日本越是高喊“中国威胁”,越暴露出自身的战略困境。小野寺五典警告“东盟会倒向中国”,可东盟国家早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吃尽苦头,去年越南对美出口锐减17%,泰国更是与中国签署了RCEP。
说到底,这场闹剧是“美国优先”与“日本侥幸”的碰撞。特朗普的逻辑很直白:盟友?得付出代价!
日本的想法则更天真:多给些好处,总能维持同盟的表面风光。但当小泉进次郎讨好地说“美国总有一天会需要日本”时,华盛顿恐怕只会嗤之以鼻:“现在是你更离不开我们。”即便这场谈判暂时达成妥协,也无法改变日美同盟沦为“保护费关系”的本质。
至于拿中国当挡箭牌?不过是焦虑者聊以自慰的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