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库迪是外卖大战风口上的“飞猪”,还是流量浇灌出的昙花一现

2025年开年,互联网大厂之间最意外的战役,当属京东杀入了早已平静的外卖市场。在京东高举高打的态势下,很多品牌连锁都想接住这波泼天的流量,库迪咖啡就是其中最迫切最抢眼的一个。

今年3月初京东启动外卖项目,库迪旋即就成为早期的深度合作伙伴。3月中旬,得益于京东外卖发展的迅猛势头,库迪加盟商的京东外卖订单量开始激增。据36kr报道,北京库迪加盟商陈星的门店,3月中旬京东订单出现首个峰值,此后销量一路飙升。

“以4月24日为例,对比上月同日的业绩,单日杯量从260杯上涨到500杯以上,增幅大于100%”,陈星说。日均500单,对于咖啡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

从整体数据来看,库迪和京东外卖的合作,也起到了“生态化反”的效果,库迪咖啡更是以2000万单的成绩一骑绝尘。

低价和连锁效应,是陆正耀的“两板斧”。以4.9元的价格厮杀,说明陆正耀和库迪咖啡,对京东外卖这个风口的侧重点,是流量。在如此高光的聚光灯下,迅速的打捞到流量,低价获取用户,才是库迪咖啡最关心最在乎的事,更重要的是,这个补贴目前还是京东“自讨腰包”,抢抓这个机遇的紧迫性就不言而喻了。

但这场豪赌背后的隐忧在于,单量狂奔下,加盟商却普遍反馈利润却不见增长,有的反而在下滑。在京东大力补贴下,库迪加盟商尚且赚不到钱,一旦京东不再把利好倾斜给库迪,库迪加盟商又该何去何从,而更要命的是,单量的暴涨导致服务体验的严重下降,到店客户飞速下降,原有的客户很可能都不保。未来库迪加盟商又该靠什么续命?

京东流量倾斜,库迪咖啡昙花一现

京东外卖百亿补贴还在提速,做外卖,京东是严肃的,下本的,已经上升到了刘强东亲自下场的战略高度。

京东外卖上库迪咖啡配合“满25减20”定向券与“0元配送费”福利,很多款咖啡都降至个位数,甚至3.9元的生椰拿铁价格比有些矿泉水还便宜了。低价策略显然是凑效的,甚至一度传出库迪广东某门店单日峰值达800单,即将倒闭的门店都被盘活了的案例。

但消费者对于京东x库迪咖啡活动的认可,本质上更多的是对京东和低价的认可。

京东的发券并承担这一部分费用,库迪坐享流量红利,让其有短暂的低价预算,在这个过程中,库迪的用户生态能否形成,还需要时间验证。

京东外卖引流效应的另一面是,因为大量订单的涌入,有些库迪咖啡门店供应能力跟不上,只能无奈让顾客退款,这对库迪品牌是有一定影响的。比如,江苏某库迪员工就表示,两个店员不干别的也要被硬控3个多小时,他们忙到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在京东外卖推出之前,一直践行低价策略的库迪曾尝试过取消9.9元活动,试探性地进行产品提价,结果却是消费者不满意,销量显著下滑,不得不宣布继续“保价”。其实,低价是一个相对的结果——和星巴克相比,其他很多品牌的咖啡是便宜的,但也相应的在门店等方面做了取舍和压缩,没有了和星巴克同等的门店房租的成本,做到低价就是合理的。但低价也是有边际的,不是可以一味压缩的。

所以,库迪如此低价的情况,到底会持续多久?这种单方面靠平台补贴的情况,大概率不会长期持续。一旦需要自己掏钱来补贴,价格是不是又会进行调整。

而已瑞幸咖啡为例,早就挣脱了低价的枷锁,现在主打“质价比”。靠着不断推出新品爆品,在消费者中形成了稳定的品牌认知,这才是良性的发展。

而库迪咖啡从2022年成立至今,还在低价的泥潭里挣扎。而采用联营模式,虽然能快速扩张门店,但在门店运营的精细化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亟待提升的空间。库迪的便捷店模式,也就是店中店模式,把咖啡店下沉到网吧、药店、小吃店等场景,也并不利于品牌的清晰化。

低价无法确保供应链,增收增利才是核心

库迪能够迅速扩张,离不开加盟商。要想形成良性的发展,那就需要让加盟商赚到钱。但公开数据显示,库迪咖啡的单杯成本在11.1元。也就是说11.1元是库迪的一个价格基准线,而低于这个价格的低价策略,显而易见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价格策略。

随着门店的快速扩张,其对原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对供应链的供应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招商证券丁浙川、李秀敏等分析师曾表示,库迪设备供应上缺乏严格规范,许多门店的咖啡机等设备也参差不齐。存在有的库迪门店使用星巴克同款咖啡机,也有的使用瑞幸同款咖啡机,也存在大量门店选择国产咖啡机的情况。咖啡机的调校也缺乏规范,很多门店咖啡机未经精确调校即投入使用。此前一位自称库迪联营商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致库迪咖啡公司管理层的另一封信》中,也提到库迪供应链能力弱、运营团队不专业等问题。

与此同时,在低价策略下,为了控制成本,原材料的品质如何得到保障,也成了迫切需要回应的问题。

据加盟商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反映,库迪咖啡存在物料、原料缺货情况。有联营商指出,库迪咖啡店内从需求量大的牛奶、椰奶,到使用不多的厚乳等,一直处于不规律断货状态。甚至打包物料一个不小心没囤货,就可能连续一个月订不到。南京一名联营商称,店中各种产品因缺货轮流下架,包括甜品麦芬、瑞士卷,以及食品原料类基底,如米乳、厚乳、燕麦奶等,甚至单杯打包袋也缺货。

上海、贵州和南京的库迪联营商都表示,后台订货需要拼手速,一周抢两次原材料,如果晚了可能会面临订不上的风险。河南一联营商透露,该订货的时候缺货,啥都没有,不得已加急订货,还得多花300元,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两次,问运营也没回复。

一位天津联营商在社交平台抱怨,新品卖得正是好时候,结果没货了,等货补全了,热度又过去了。

在库迪咖啡与“蜡笔小新”的联名活动中,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馈,部分门店出现了联名物料配备不全的现象,例如购买联名产品后未收到相应的打包袋或杯套。此前库迪咖啡联营商也提到,一开始的星星兑换,周边处于长期没货阶段长达几个月。

此外,还有消费者反映库迪点单页面多款产品显示售罄,且附近店面皆长期断货。这些案例都反映出库迪咖啡存在物料、原料缺货的情况,对门店运营和消费者体验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我们看来,经历过咖啡赛道折戟的陆正耀和库迪,是有经验储备和思想资源,对咖啡业态做出新的思考的,但目前来看,库迪却以更加偏颇的姿态在狂奔。

企业的根本目标是盈利,只有实现增收增利,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运营和发展。库迪咖啡若长期依赖低价策略而不注重盈利能力的提升,一旦资金池耗尽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将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天眼查显示,库迪咖啡(杭州)有限公司、库迪咖啡(上海)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有多起劳动争议案件,甚至库迪咖啡(南京)有限公司有多件房租租赁合同争议,可见现金流同样影响公司正常发展。

当前,库迪咖啡在外卖平台的风行,更多的是新兴平台的势能激增,与库迪自身的内容修炼关系不大,这是库迪需要正视的问题。如果内功修炼不到家,那么平台的垂怜期一过,库迪也只能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