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抢占市场话语权,再回归理性
前两天笛子发的1000kw充电功率的动力电池,瞬间引爆全网,大家都在讨论,今天我根据现有资料拆解一下
首先图一从结构入手可以看到电芯一改原来的600mm以上的长度,改成了短刀形式,根据包内空间推测在400mm-500mm,等有更多数据公布来验证,这个很好说明,高倍率快充需要dcr够低,否则温升过高容易热失控,也达到不了更高的边界,同时为了兼容更快的充电同时兼顾结构强度,可以看到pack增加了三个横梁,而刀片电池本身的结构强度就代替了包内纵梁,但图二可以看到还是保留了一个纵梁,应该是为了提升震动频率
图二水冷结构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这次为了能够撑住在10%—20%区间的1000kw热量采用了双面,即上下两面的冷媒冷却,冷媒冷却在动力电池内部早有采用,之前宁德在某款车型中有采用,不过是单一冷却位置,材料是R134A,冷媒冷却确实是适合小面冷却,因为在大面冷却下,冷媒冷却常温状态下温度太低,会导致大面冷却必要性不好,均温非常不好控制,所以这次来看弗迪也是做的小面冷却,对于麒麟这种大面冷却来说就没啥必要了
图三可以看到为了做高倍率充电,电芯结构尤其是极耳会有更大的散热设计挑战,因为在高倍率充放电过程中热量主要在极耳处,这次短刀的设计直接做成了左右两侧双出极耳,没有在一个方向上,这个和宁德时代的M6T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可以保证热量进行两侧分散,再结合上下冷却,做到较好的热管理,这就是“双电子流通道”;而自修复SEI膜很显然是针对高倍率充电下寿命问题,这个我暂且打一个问号,希望官方公布给更多技术细节,因为早在去年,宁德时代的神行超充上已经应用sei自修复技术,图四所见,应该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高倍率充放电情况下依然会有更高的寿命损失
通过这次充电曲线图五可以看到,1000kw的功率维持在低SOC区间百分之十几,首先要说明这真的很厉害,这是结构设计电化学和散热系统性成果,笛子选择了更小的buffer,更激进的策略,做到了更强的边界,也支撑起更强的营销手段,目前还没有公布全域的充电能力,不过在低SOC下段时间的瞬态充电能力很强确实做到了!
目前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拥有超充能力的神行还全是以底部液冷结构为主,没有打开更多的策略,如果按照更低的安时单体,加上麒麟的大面水冷,更激进的策略调度,不知道会做到多少倍率,期待宁德时代快点掏出来,毕竟都是现成的东西,很兴奋能看到笛子能拿出追干上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接下来两大巨头卷起来势必会对消费者益处更大,今年从上海车展开始,宁德时代的麒麟和神行两大体系也会再次惊艳四座,麒麟代表着更高纬度的创新,而神行暂且把大面水冷下放我觉得就够了,卷一卷全域充电,市场又是百花齐放[春游家族][春游家族]
动力电池用科技构建零碳社会与生活选电车看电池认准宁德时代比亚迪闪充电池充电功率1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