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24年,张幼仪写信给富裕的公婆:“2岁幼子彼得,小肠长寄生虫,日夜疼得大声尖

1924年,张幼仪写信给富裕的公婆:“2岁幼子彼得,小肠长寄生虫,日夜疼得大声尖叫,呼吸都困难,请给钱治病。”公婆回信:“不给。”第二年,彼得不幸早夭。张幼仪至死都对此耿耿于怀。   张幼仪的公公叫徐申如,是海宁硖石最富有的商人。当初由他做主,让独子徐志摩娶张幼仪为妻。   张家为了避免女儿嫁过去后被看不起,为她准备了极其丰厚的嫁妆,据说一辆火车都装不下,只得用一艘大船运过去。   尽管如此,徐志摩仍然看不起张幼仪,觉得没文化的她,高攀了他这个大才子。   不过,徐志摩不爱张幼仪,却不拒绝,婚后不久便共同孕育了长子徐积锴。   1921年,徐志摩在国外留学,张幼仪前去照顾他的起居,很快再次怀孕。   可这一次,徐志摩却要她打掉,因为他要离婚,好去追求林徽因。   张幼仪不肯,徐志摩便一走了之,把身怀六甲、语言不通的妻子独自留在异国街头。   无奈之下,张幼仪向哥哥们求助,被接到德国养胎。   1922年,张幼仪生下次子彼得不久,消失了几个月的徐志摩突然出现,带来了一纸离婚书。   他急切地说:“你必须马上签字,林徽因……林徽因要回国了!”   由始至终,徐志摩都没有关心过产后虚弱的张幼仪,和嗷嗷待哺的新生宝宝。   那一刻,张幼仪心如死灰,爽快地签了字。   徐志摩抱着离婚书,转身潇洒地追求他的爱情去了,完全没想过张幼仪一个人要怎么抚养孩子!   张幼仪没学历,没技术,没钱没房。怀孕期间一直靠哥哥接济,现在孩子生下来,总不能继续赖着哥哥吧。

无奈之下,张幼仪给公婆写信,希望他们能提供资助。

徐家答应了,每个月都会寄来200美金。张幼仪用这笔钱支付房租、生活费、保姆费,以及自己的学费。   她深知自己在那段失败的婚姻中,吃了没文化的亏,因此决定重拾学业。   她每天上学、回家照顾彼得,过得平淡而充实,日子似乎好起来了。   但是,命运并没有放过这个被丈夫抛弃、独自抚养幼子的单身母亲。   彼得病了,而且是重病。   第一次发病时,彼得还不到一岁。他常常腹泻,偶尔还呼吸困难,医生也查不出究竟是什么病。   张幼仪希望随着彼得渐渐长大,身体抵抗力增强,也许这病能不治而愈。   事实却总是残酷,彼得一岁半时,病症加重了。   这一次医生查出来,彼得的小肠里有一条寄生虫。当时这病在德国治不了,得去瑞士,但医疗费用相当昂贵。   张幼仪拿不出这笔钱,哥哥们也都已经成家,她开不了口。   最终,她写信求助公婆。她知道徐家很有钱,当年她嫁过去还带了丰厚嫁妆,这笔钱对徐家来说只是小数目。   更何况,彼得身上流着徐家的血,这笔救命钱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可她错了,公婆来信说他们没有足够的钱给彼得治病。   张幼仪不明白,徐家怎么可能没钱?难道因为他们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孙子没有感情,才不愿意掏钱?又或者是因为他们在战乱中遭了劫难?   不管原因是什么,张幼仪都无暇顾及了。因为彼得一天比一天虚弱,她把所有心思都用来照顾他。   到了两岁多,彼得的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病情严重到无法进食,肚子则一天天变大。   彼得经常因为肚痛难忍,整夜整夜地尖叫,一声声像刀子一样扎在张幼仪身上。   如果可以,她宁可代替儿子受罪,也不愿眼睁睁看着儿子被病痛折磨。   可她无能为力。   1925年3月9日,这是张幼仪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因为那一天,不到3岁的彼得永远地闭上眼睛。   这个小生命终于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却留给张幼仪撕心裂肺的疼痛。   张幼仪为彼得办了一场小小的葬礼。徐志摩没有到场。也许对他来说,没见过几次面的彼得,只是不相干的路人甲吧。   一场死别让张幼仪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却也激发出了她生命的坚韧。

她告诉自己:不能再过这种手心向上的生活了!

张幼仪决定回国,开始她新的人生大计——搞钱。

她先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随后又同时担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   无论哪一个身份,都能让她的财富与日俱增。   1937年抗战一触即发,张幼仪囤积了大量制作军服必备的染料。等到抗战爆发,她再以高出原价数倍的价钱出售,之后又用赚到的钱投资棉花和黄金……   如此重复,她手中积攒的财富简直难以想象。   晚年张幼仪移居美国,住进豪宅。彼时的她早已生活无忧,心中却有放不下的隐痛。   她永远忘不了,当年彼得在她怀中痛苦尖叫,她却要不到半分救命钱的悲痛场景。

张幼仪至死耿耿于怀,当年公婆为什么不给钱?

也许正因为她找不到答案,才会用大半辈子去赚钱。

张幼仪面对生活的磨难,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用经济独立成就生活的底气。这份坚韧勇敢着实令人佩服。

评论列表

wrl
wrl 189
2025-04-30 23:40
发中国的国难财,却到美国消费

战狼-自豪 回复 05-02 11:25
现在的你家是吃不上喝不上了?

温州小老板 回复 05-03 09:26
一般这么说的,内心都是埋怨自己刚不上趟

灵儿
灵儿 132
2025-05-01 06:21
发抗日国难财,真是无耻之徒

日子 回复 05-02 18:58
你这种人就是社会的边角料

魑魅妖妖
魑魅妖妖 66
2025-05-01 20:22
结婚的时候娘家可以给一船的嫁妆,可是儿子生病,女儿居然没想过找娘家帮忙?却找离了婚的前夫家。搞不懂这女人什么脑回路?她娘家又不是没钱?也不是对她不好!

蜘蛛 回复 05-02 16:28
是她自己脑子不好。按旧时代的传统女子的嫁妆是她的私产,她自己不把嫁妆抓在手里,导致没钱了也没脸去跟娘家要。因为她出嫁的时候娘家已经给了她嫁妆了,那都是娘家给她自己的钱。

 思睿  回复 05-02 15:10
不是离婚了吗?

谢四明
谢四明 60
2025-05-01 21:12
徐志摩,金岳霖两个臭不要脸的家伙纠缠人家有夫之妇,可气的是梁思成也能忍受林徽因与他们交往

礼貌微笑 回复 05-03 08:26
婚后也没断,林邀请徐坐飞机去听她的演讲结果飞机失事

淡定菌 回复 礼貌微笑 05-03 15:40
听个演讲不是属于正常的人际关系么,有什么亲密的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48
2025-04-30 13:19
离婚了嫁妆不退吗?

catamide 回复 05-02 18:27
这文里面提到彩礼了吗?哪句话说是彩礼了?

用户10xxx86 回复 05-03 08:55
彩礼和嫁妆是两码事,别管彩礼多少,嫁妆是女方的私有财产,就连丈夫都只有使用权而已,离婚了嫁妆女方是可以拉走的

悦宁
悦宁 44
2025-05-01 15:47
发国难财的
声铭远播
声铭远播 43
2025-05-02 04:12
抗战时高价出售军服材料赚了很多钱???那这个女人配得上她所经历的所有苦难,因为我想起了常香玉为抗战捐款买战斗机

苏生 回复 05-02 06:27
抗美援朝不是抗战

XT 森破 回复 苏生 05-03 08:45
都是抵御外敌,有啥区别?

CFB波塞冬
CFB波塞冬 37
2025-05-01 22:15
徐志摩这个渣男……

敕勒哥 回复 05-02 07:54
追求吸毒女把命都搭上了,那个女的放到现在是标准的吸毒卖淫犯[哭笑不得]

殁殁 回复 敕勒哥 05-02 11:17
吸毒,滥交,绝配

大宝
大宝 37
2025-05-01 17:58
张幼仪她们家有钱的很!

用户10xxx97 回复 05-02 06:49
有钱还混成这样,不如她家的应该都活不成了吧?只能说是活该!

重重滴 回复 05-02 12:03
张家早就败了

用户13xxx59
用户13xxx59 33
2025-04-30 21:51
那种渣男,你可以直接休了他
遗忘故作坚强
遗忘故作坚强 33
2025-05-02 01:01
发国难财?徐也不是个东西,活该尸骨无存!
用户10xxx64
用户10xxx64 29
2025-05-02 08:56
材料一:游鉴明《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认为:1,张幼仪的银行工作属于战时女性职业延续2,其商业活动规模远未达到“操纵市场”程度。材料二:张幼仪在抗战时期维持女子银行运营,保障女性储户资金安全。《申报》1940年3月8日《妇女与银行》专题报道中提及“沪上女子商业银行虽处非常时期,仍致力辅助职业妇女及失学青年”(张时任该行副总裁,是实际掌权者);张邦梅《小脚与西服》(1996)引述张幼仪晚年自述“战争时许多学生来银行求助,我们尽量拨出小额贷款,不指望他们还”C《华侨日报》1952年7月报道“沪籍实业家捐赠药品予广东红十字会”,报道提及其身份为“前上海银行界人士”,香港大学档案馆《东华三院年报》(1951-1953)记载有“张氏女士”捐赠记录,徐善曾(张幼仪孙辈)在访谈中(2018年《徐志摩家族口述史》未刊稿)提及“祖母晚年常提及对故土的牵挂,曾通过香港的渠道送过医药用品”。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张幼仪的财产在抗战前后没有明显的暴涨迹象,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贡献,但可以证明张幼仪对抗日救国和内地慈善事业发展持支持态度。在缺乏直接证据(如账目,同期举报材料)的情况下,不宜对历史人物做道德定罪
阿钢
阿钢 26
2025-05-02 09:14
金庸笔下的“表哥”们,就是以徐志摩为原型写出来的。
砚之  邓
砚之 邓 21
2025-05-02 15:22
奇货可居,囤积居奇,发了国难财,成就了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用户16xxx39
用户16xxx39 21
2025-05-02 17:21
能眼睁睁看着孙子死,而不出钱救助,徐家真渣!这女人也是,孩子都病那样了,还要什么面子?先把儿子救了再说嘛。
用户15xxx69
用户15xxx69 20
2025-05-02 11:05
再怎么着也不能大发国难财!活该守寡!

奇闻趣事 回复 05-02 16:00
按你这个说法,只要当年经商做生意的基本都是发国难财,毕竟什么物资都是紧缺的

吳丶 回复 05-03 09:20
材料一:游鉴明《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认为:1,张幼仪的银行工作属于战时女性职业延续2,其商业活动规模远未达到“操纵市场”程度。材料二:张幼仪在抗战时期维持女子银行运营,保障女性储户资金安全。《申报》1940年3月8日《妇女与银行》专题报道中提及“沪上女子商业银行虽处非常时期,仍致力辅助职业妇女及失学青年”(张时任该行副总裁,是实际掌权者);张邦梅《小脚与西服》(1996)引述张幼仪晚年自述“战争时许多学生来银行求助,我们尽量拨出小额贷款,不指望他们还”C《华侨日报》1952年7月报道“沪籍实业家捐赠药品予广东红十字会”,报道提及其身份为“前上海银行界人士”,香港大学档案馆《东华三院年报》(1951-1953)记载有“张氏女士”捐赠记录,徐善曾(张幼仪孙辈)在访谈中(2018年《徐志摩家族口述史》未刊稿)提及“祖母晚年常提及对故土的牵挂,曾通过香港的渠道送过医药用品”。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张幼仪的财产在抗战前后没有明显的暴涨迹象,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贡献,但可以证明张幼仪对抗日救国和内地慈善事业发展持支持态度。在缺乏直接证据(如账目,同期举报材料)的情况下,不宜对历史人物做道德定罪

锡格尔德
锡格尔德 17
2025-05-02 07:30
知识分子就这德行
小小
小小 15
2025-05-01 12:55
国难财她不发,也会有人发。时势造英雄

日子 回复 05-02 19:00
全世界就你高尚???疫情期间东西卖的贵的人多了去了,几亿人都不要脸了。

小小 回复 05-03 12:15
乱世中,谁不想活下去!尤其老百姓,可能心里你不觉得那是国难财,但本质就是。比如你穷时会节约用水,但有钱时也会去想打高尔夫球

小生
小生 15
2025-05-02 16:22
这就是大文豪金庸极尽鄙视表兄、云中鹤的原因
吾即大灾变
吾即大灾变 14
2025-05-02 18:39
徐志摩在外国留学,一年之后老婆赶来,对徐志摩说我怀孕了。

六翼 回复 05-03 09:32
1921年,徐志摩在国外留学,张幼仪前去照顾他的起居,很快再次怀孕。[捂脸哭],眼睛建议还是捐献了吧

吾即大灾变 回复 六翼 05-03 11:05
激光扫描仪你好,激光扫描仪再见

飘渺
飘渺 13
2025-05-02 10:19
她的嫁妆呢?
用户13xxx25
用户13xxx25 12
2025-05-02 07:58
都不是好东西!
华盛顿
华盛顿 12
2025-05-02 05:08
成就比徐志摩大多了,可惜了
奇闻趣事
奇闻趣事 11
2025-05-02 11:05
渣男追求林先生,什么东西,幸好林先生慧眼,一眼看穿这个风流渣男东西没有踩坑,自以为大才子,谁知道在人家眼里就是无情无义渣渣一个
锕吖
锕吖 10
2025-05-02 02:18
离婚的嫁妆也应该还回来呀
虎着呢
虎着呢 10
2025-05-02 22:33
她陪嫁那么多,怎么会没钱?徐家也有钱啊,不会是徐志摩把她嫁妆都用了吧
用户10xxx23
用户10xxx23 8
2025-05-02 22:48
记得以前的文章说张一直照顾公婆,操办家里的大事小情
小爪冰冰凉
小爪冰冰凉 7
2025-05-02 10:31
要是我,就去他们的墓上大闹,雇人年年去岁岁去,天天去,钱财身外物,人气不顺,此生难眠
小芋头
小芋头 6
2025-05-02 21:37
不是还有一个大儿子吗
用户16xxx39
用户16xxx39 5
2025-05-02 17:24
有才无德,斯文败类。据说他自己后面结局也惨淡,因果轮回,报应!
本以为豁达如鲁达
本以为豁达如鲁达 5
2025-05-02 12:19
一家垃圾!不知道谁把他捧起来的?
闻雷听雨
闻雷听雨 5
2025-05-02 17:37
徐渣子
独一VS无二
独一VS无二 3
2025-05-02 07:33
彼得,那就是洋人了,那就无所谓了[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用户10xxx97
用户10xxx97 3
2025-05-02 06:47
活该!
 思睿 
 思睿  3
2025-05-02 15:09
发国难财的卖国贼!
清清苹果香
清清苹果香 3
2025-05-03 01:32
鱼找鱼虾找虾,一丘一壑。
睿睿居士
睿睿居士 2
2025-05-03 07:29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哭笑不得]
老周
老周 2
2025-05-02 10:45
胡说八道
tiny
tiny 2
2025-05-02 10:33
都是坏人
懒神
懒神 2
2025-05-02 16:01
如何在没钱没工作没文化的情况下做银行总裁?
红色的风
红色的风 2
2025-05-03 09:13
徐志摩,畜生里得畜牲,还什么才子,我呸
用户10xxx71
用户10xxx71 2
2025-05-03 08:05
作者南浔张家穷吗?查查历史张幼仪的哥哥都有谁,有几个都是干什么的,其中有一个还是开银行的。婆家与张幼仪关系不错,请别为她发国难财乱编,个人认为你对民国家族关系认知有误,别用你以为来形容。

吳丶 回复 05-03 09:20
材料一:游鉴明《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认为:1,张幼仪的银行工作属于战时女性职业延续2,其商业活动规模远未达到“操纵市场”程度。材料二:张幼仪在抗战时期维持女子银行运营,保障女性储户资金安全。《申报》1940年3月8日《妇女与银行》专题报道中提及“沪上女子商业银行虽处非常时期,仍致力辅助职业妇女及失学青年”(张时任该行副总裁,是实际掌权者);张邦梅《小脚与西服》(1996)引述张幼仪晚年自述“战争时许多学生来银行求助,我们尽量拨出小额贷款,不指望他们还”C《华侨日报》1952年7月报道“沪籍实业家捐赠药品予广东红十字会”,报道提及其身份为“前上海银行界人士”,香港大学档案馆《东华三院年报》(1951-1953)记载有“张氏女士”捐赠记录,徐善曾(张幼仪孙辈)在访谈中(2018年《徐志摩家族口述史》未刊稿)提及“祖母晚年常提及对故土的牵挂,曾通过香港的渠道送过医药用品”。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张幼仪的财产在抗战前后没有明显的暴涨迹象,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贡献,但可以证明张幼仪对抗日救国和内地慈善事业发展持支持态度。在缺乏直接证据(如账目,同期举报材料)的情况下,不宜对历史人物做道德定罪

川坝坝的龙门阵
川坝坝的龙门阵 2
2025-05-03 07:24
说得再好,也改变不了,发国难财的事实
肥仔很肥
肥仔很肥
2025-05-02 07:02
文章是为了表明这是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