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亚光科技2024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降,多项风险需关注

亚光科技于近日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多项财务指标出现较大变动,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24.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3.71%。这些数据的变化背后,反映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下滑明显

2024年,亚光科技营业收入为951,919,554.38元,较2023年的1,588,748,375.59元下降了40.08%。公司表示,这主要系军工电子业务收入下滑所致。从业务板块来看,军工电子业务收入725,085,258.46元,同比下降40.27%;船舶制造业务收入203,899,152.46元,同比下降38.95%。各主要产品类别如公务船艇、防务装备、微波电路与组件等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反映出公司业务面临较大压力。

项目

2024年金额(元)

2023年金额(元)

同比增减

营业收入

951,919,554.38

1,588,748,375.59

-40.08%

军工电子业务收入

725,085,258.46

1,215,277,987.24

-40.27%

船舶制造业务收入

203,899,152.46

334,176,485.87

-38.95%

净利润亏损扩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8,543,647.22元,而203年为-283,474,194.33元,同比下降224.03%。亏损扩大的原因主要包括:军工电子业务受客户采购计划延后等影响,计提成都亚光商誉减值4.24亿元;船艇业务因资产包袱过重等因素,亏损严重并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48亿元;应收款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下降0.34亿元。

项目

2024年金额(元)

2023年金额(元)

同比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18,543,647.22

-283,474,194.33

-224.03%

成都亚光商誉减值

424,000,000.00

-

-

船艇业务资产减值损失

148,000,000.00

-

-

应收款项信用减值损失

100,000,000.00

-

-

非经常性损益

45,108,931.93

78,703,710.20

-34,594,778.27

扣非净利润亏损加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63,652,579.15元,2023年为-362,177,904.53元,同比下降166.07%。这进一步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面临困境,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大。

项目2024年金额(元)2023年金额(元)同比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63,652,579.15-362,177,904.53-166.07%

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均大幅下降

基本每股收益为-0.90元/股,较2023年的-0.28元/股下降221.43%;扣非每股收益为-0.94元/股,同样大幅下降。这对投资者的回报产生了严重影响,反映出公司经营业绩的恶化。

项目

2024年(元/股)

2023年(元/股)

同比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

-0.90

-0.28

-221.43%

扣非每股收益

-0.94

--

-

费用控制有成效,但仍存压力

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为48,918,427.21元,较2023年的69,032,662.40元下降29.14%,主要系船艇板块精简机构、战略收缩相关业务活动减少所致。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为165,144,214.52元,同比下降12.28%,得益于报告期内降本增效、人员结构调整以及较上年股权激励费用减少。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156,032,446.85元,同比下降17.62%,主要系金融机构借款利息与贴现利息减少所致。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62,235,225.91元,同比下降37.31%,主要因船艇研发项目战略收缩。虽然各项费用均有下降,但公司整体费用负担依然较重,对利润形成一定挤压。

项目

2024年金额(元)

2023年金额(元)

同比增减

变动原因

销售费用

48,918,427.21

69,032,662.40

-29.14%

船艇板块精简机构、战略收缩相关业务活动减少

管理费用

165,144,214.52

188,267,064.85

-12.28%

降本增效、人员结构调整,股权激励费用减少

财务费用

156,032,446.85

189,398,934.33

-17.62%

金融机构借款利息与贴现利息减少

研发费用

62,235,225.91

99,271,004.61

-37.31%

船艇研发项目战略收缩

研发投入与人员变动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62,235,225.9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4%。虽然研发投入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一定比例,显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研发人员情况:研发人员数量方面,本科从2023年的180人减少到143人,硕士从62人减少到56人;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从98人减少到73人,30-40岁从118人减少到94人。研发人员的减少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研发创新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项目

2024年

2023年

变动比例

研发投入金额(元)

62,235,225.91

99,271,004.61

-37.31%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6.54%

6.25%

-

本科研发人员数量(人)

143

180

-20.56%

硕士研发人员数量(人)

56

62

-9.68%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人)

73

98

-25.51%

30-40岁研发人员数量(人)

94

118

-20.34%

现金流状况

经营活动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278,637.24元,较2023年的199,474,077.72元下降43.7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79,073,186.72元,同比下降22.87%;现金流出小计1,166,794,549.48元,同比下降20.02%。虽然经营活动仍产生现金净流入,但净额的大幅下降需引起关注。

投资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31,449.19元,而2023年为-2,693,215.95元。现金流入小计77,563,506.18元,同比下降9.59%;现金流出小计73,132,056.99元,同比下降17.35%。投资活动现金流的改善主要得益于资产处置等因素。

筹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5,742,213.82元,较2023年的-180,101,353.26元进一步下降。现金流入小计2,751,324,660.70元,同比增长15.14%;现金流出小计2,967,066,874.52元,同比增长15.46%。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大于流入,公司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项目

2024年金额(元)

2023年金额(元)

同比增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2,278,637.24

199,474,077.72

-43.71%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431,449.19

-2,693,215.95

264.5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15,742,213.82

-180,101,353.26

-19.79%

风险解读

技术更新风险

军工电子产品技术要求高、研发难度大,若公司不能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动态进行前瞻研发,或竞争对手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将对公司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例如,若其他企业在关键元器件、高端芯片等领域率先取得技术创新,亚光科技可能面临产品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政策及市场风险

公司军工电子业务占比较高,若国家调整国防战略、军工产业政策,或削减有关支出,以及公司不能保持现有产品竞争优势、有效开发新产品及新客户,都将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如近年来国防预算增速虽稳定,但政策的细微调整可能影响公司订单获取。

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主要客户为军工科研院所等,虽信用良好,但应收账款占比较高,仍存在不能按时收回发生坏账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偿债能力及现金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823,687,301.77元,坏账准备为367,051,728.58元。

核心人员流失与技术泄密风险

军工电子业务技术密集,公司虽有稳定研发团队,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核心技术人员存在流失风险。一旦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或技术泄密,公司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将受影响。

商誉减值风险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商誉账面原值为2,600,741,700.00元,减值准备为1,703,650,766.19元,账面价值为897,090,914.97元。若未来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商誉可能发生减值,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滑。

船艇业务持续亏损风险

前期影响船艇业务亏损的因素尚未完全消除,未来仍可能持续亏损。公司虽采取措施拓展新能源船艇市场、盘活闲置资产,但业绩改善仍存在不确定性。

管理层报酬情况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决策程序由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拟订并经董事会、股东大会决定。报告期内实际支付报酬总计293.64万元,其中董事长李跃先62.89万元,总经理胡代荣43.56万元。报酬确定依据为管理职责、岗位职级、经营绩效并结合薪酬与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尽管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但管理层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公司运营中的责任与贡献。

姓名

职务

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

李跃先

董事、董事长

62.89

胡代荣

董事、总经理

43.56

石凌涛

董事

58.04

刘卫斌

董事、副总经理

32.57

沈晓峰

独立董事

6

熊超

独立董事

6

马放建

监事、监事会主席

4.2

王杏香

监事

7.79

何少康

监事

6.68

皮长春

副总经理

34.47

饶冰笑

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31.45

吴明毅

副总经理(离任)

0

亚光科技2024年业绩面临较大挑战,多项财务指标下滑,同时面临多种风险。公司需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经营状况,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