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一出,许多中国工厂的日子立刻就难过了。 广州番禺的王老板在算账时感到心累:出口美国的餐桌成本300美元,加上关税,利润只剩下12块钱。美国的客户直接威胁他说,每套最多只能涨3块钱,否则就转单去越南,而这个合作了十五年的老客户正好占了他全年订单的35%。现在仓库里堆积了200万的货物,差点就要顶到天花板了,生产线从三条减到一条半,上个月还辞退了三十个工人。 佛山一家沙发厂的李总最近在柬埔寨的工厂碰到了麻烦。那边的工人月薪3000元,效率却只有国内的一半,到了下班时间丝毫不拖延,绝对不加班。两条生产线搬迁的费用再加上关税,一算账比在国内还要亏得多。海关的数据显示,珠三角的家具出口量下滑了20%,如果转向内销,账期要四个月,做生意的八单里就有七单亏损。 东莞一家灯具厂的张会计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虽然美国客户总是压低价格,但信用证让回款有了保障。相对而言,国内酒店的订单却总是拖着不给钱,资金链紧张得就像拉得满满的弓。眼下,工厂连松木原料都买不起,越南的供应商将价格从每立方3600元抬高到了4800元,还有一批货因为工人故意削薄了3毫米,结果遭到了退货。 珠三角的制造业如今面临着双重压力。外贸订单的利润少得可怜,内销市场的款项回收更是慢得让人着急,想要转到国外生产却发现工人效率不高。经过二十年的外贸经验,厂老板们终于意识到,单靠代工是没前途的,掌握核心技术才是生存之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