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现在医院都快成“共享宿舍”了!白天患者们还在乖乖输液,一到晚上,病房就像被施了“消失咒”,人影都没几个!
医院没管吗?浙江的智能手环都安排上了,结果王阿姨跳广场舞给手环泡水里,陈大爷钓鱼钓断了信号,还有人把监护仪绑狗身上遛弯儿,荒诞操作频出的背后,藏着2800万流动老人的无奈。协和医院调查发现,73%的“候鸟患者”子女在外地,他们把医院当24小时驿站,不是图病床舒服,是实在没人搭把手啊!一边是医院病床周转率飙到120%,一边是夜间37%的床位在“空转”,当救命设备变成“电子围栏”,当住院清单越来越厚却听不见监护仪响,这矛盾卡在哪儿? 说句实在话,真不怪大爷大妈“偷溜”。住院制度卡死24小时管控,可老人就想晚上回家睡个安稳觉,想让子女少请两天假,有错吗?医院盯着床位周转没错,但更该看见背后的养老缺口——当医疗资源和养老需求拧成一股绳,靠智能手环“盯梢”不如给制度松松绑。能不能试试弹性管理?白天治疗时严格在岗,病情稳定的夜间允许回家,把有限的床位留给真正需要抢救的病人,也让老人少受“住院式养老”的罪。 住院清单越来越厚,监护仪警报却越来越少,当救命病床变成临时宿舍,心里真不是滋味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