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杜甫最著名的一首讽刺诗,后两句常被引用,文化不高会认为是夸赞   你绝对想不到,

杜甫最著名的一首讽刺诗,后两句常被引用,文化不高会认为是夸赞   你绝对想不到,杜甫这句被全网吹爆的 "此曲只应天上有",竟然是对唐朝将军的顶级羞辱!   天宝年间的成都城,锦江边飘来阵阵丝竹之声。   花敬定将军的府邸内,歌姬舞女衣香鬓影,堂上觥筹交错。   这位刚平定叛乱的武将,正斜倚在虎皮椅上,听着宫廷级别的雅乐飘飘欲仙。   他万万没想到,受邀赴宴的杜甫,正用诗笔给他写下 "死亡赞美"。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用 "纷纷" 二字,把王府里昼夜不停的靡靡之音比作苍蝇乱飞。   这可不是普通的音乐,而是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的 "雅乐"。   唐代乐制森严到什么程度?《旧唐书》明确记载,王公贵族只能用 "舒和" 之乐,胆敢僭越者等同谋反。   当花敬定得意洋洋地请杜甫赋诗时,诗圣提笔写下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在场宾客无不拍手叫好,唯独杜甫心中冷笑 —— 所谓 "天上",指的是大明宫的九重宫阙。   你一个地方军阀,天天在家演奏天子专属的雅乐,这不是谋反是什么?   更绝的是 "日纷纷" 三个字。   普通人家偶尔听次仙乐叫 "几回闻",可花府天天奏、夜夜奏,这不正说明他僭越礼制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这种绵里藏针的笔法,比直接骂 "乱臣贼子" 更诛心。   这首诗最讽刺的是,花敬定至死都没听懂弦外之音。   他捧着这首 "赞美诗" 到处炫耀,还真以为自己的音乐能媲美天宫。   直到百年后,宋代学者杨慎才一语道破天机:"此诗乃讥花卿僭用天子礼乐也!"   如今这句诗在抖音被用滥了 —— 美食博主用它夸火锅,美妆博主用它赞口红,旅游博主用它吹景点。   要是杜甫泉下有知,怕是要气得从草堂跳出来:"这可是我骂人的顶级话术啊!"   更黑色幽默的是,花敬定的子孙后来真的谋反了。   这印证了杜甫的预判:一个连音乐礼制都敢践踏的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这首诗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封建时代权贵的虚伪,也照见了人性的贪婪。   下次再听到有人用 "此曲只应天上有",记得告诉他:这不是赞美,是诛心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