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光纤无人机几乎是百发百中,打得乌军痛不欲生。也不知道谁给乌克兰人出了一个主意:捡起俄军光纤无人机留下的通信光纤,拿着设备把一道光灌进去,通向俄军无人机操作手阵地的导航就来了! 这招听起来挺聪明,实际操作起来却问题一大堆。首先,战场上光纤无人机满天飞,光纤线掉得到处都是,乌军士兵根本分不清哪根线连着哪架无人机。 更麻烦的是,这招只能在晚上用。白天光纤线在太阳底下几乎看不见,但到了黄昏或者黎明,阳光斜射,光纤线会反射出微弱的光,乌军侦察兵才能勉强发现。 后来,乌军又琢磨出新办法——既然光纤无人机靠光纤传输信号,那操作手的位置总得有个无线电设备吧? 毕竟无人机最终还是要靠操作员手里的控制器发送指令。虽然光纤本身不辐射信号,但操作手的控制终端还是会泄露微弱的无线电波。 这下听起来靠谱多了,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困难重重。俄军的光纤无人机航程有限,一般就5到10公里,这意味着操作手必须靠近前线,可他们也不会傻乎乎地站在原地等乌军来抓。 俄军通常会把操作点设在隐蔽的树林、废墟或者地下掩体里,甚至频繁更换位置,避免被乌军电子侦察锁定。 不过,乌军也不是完全没成功过。今年2月,乌军国民警卫队就利用光纤在阳光下的反光,成功定位了一处俄军无人机操作阵地,随后用FPV无人机发动突袭,据说干掉了5名俄军操作手。 最要命的是,俄军的光纤无人机越打越多,乌军根本防不过来。今年年初,俄军甚至靠这些无人机在库尔斯克方向反推乌军,切断乌军后勤补给,逼得前线士兵弹尽粮绝,最后只能撤退。 说到底,这场无人机战争就像猫捉老鼠,乌军想尽办法抓俄军的操作手,俄军则不断调整战术避免暴露。 但现实是,俄军的光纤无人机生产线一度被乌军炸瘫痪,可只要俄罗斯还能生产光纤,这玩意儿就会源源不断送上战场。 乌军现在最头疼的不是怎么反制,而是怎么在俄军无人机的狂轰滥炸下活下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