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代的官员,不分文武,出将入相,哪里需要哪里搬。不过从唐朝中期开始,文官的上升途径越来越清晰,从科举入官是最受追捧的方式。武将也没有被冷落,各地藩镇的军头大多是他们,发展到最后,职业军人朱温,李克用这些人控制了地方,反过来覆灭了唐朝。
隋唐的天下往上能溯源到西魏,西魏设置八柱国制度,八位柱国大将军文武官职一把抓,上马能征战,下马能安民,独孤信就是因为民政做的比打仗更出色,在百姓心里信用良好,宇文泰于是才给他更名独孤信。
门阀世家有资源培养子弟,从小开始学文也练武,文武双全是标配。所以西魏到唐朝中前期,文武边界没那么严格,反正朝廷都是世家子弟出来做官,反正文武都能做,就像篮球场上的詹姆斯,五个位置都能打,没必要细分。
可是寒门与没落的世家后代没有这个条件,穷文富武的,家里能供养起读书就不容易了,给你买马给你找场地练弓箭,想屁吃。
关陇世家被武则天李治刻意打压没落后,文武分途就慢慢形成了。韩愈白居易一群素人通过读书考试进入官场,职业军人们通过从军进入上层,大家各走各的道路,以后会越来越泾渭分明。
从美感说看,文武双全的贵胄子弟更有卖相,高配李世民低配独孤信,各有各的风骚传奇。但对非世家的子弟们来说,学文习武只要做好一个,就有机会出人头地,这才是人间正途嘛。事实也如此,运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