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去世的时候,老公一个眼泪都没有掉。丧事办完,婆婆坐在桌前边流泪边数落:“老头子,你走了,三个儿子竟然没有一个人哭,看来是伺候你伺候够了,早就盼着你走啊.....”
老公坐在旁边,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我想他骨子里也许就是个天性凉薄的人吧。直到有一天他半夜惊起我才发现,有些成年人的悲伤,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公公去世那年76岁。
那个时候我家大宝3岁,而公公因脑梗已经偏瘫了4年。
我不知道,老公的大哥和二哥是怎么想的,反正从公公有病以来,住院出院伺候康复,全部都是老公和婆婆两个人的。
那两家人好像是不存在一样。
两年的时间,老公和婆婆熬的是筋疲力尽,而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同样是身心疲惫。
直到后来,大哥家的侄子发了火。
说到底,爷爷不是我三叔一个人的父亲!上行下效,你就不怕以后我们会用你们对爷爷的态度来对你们?”
我知道,侄子的怒火,起源于听了奶奶的哭诉。
也许他们也是怕真的有那么一天会老无所依吧,渐渐地也开始往老宅子里凑了,有时候遇事也会搭把手。
在公公瘫在床上第4年个年头的时候,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他们两家又不干了。
忘了是谁先挑起的,大哥和二哥打成了一团。老公和婆婆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说谁谁不听,劝谁谁不理。
面对两个近乎疯狂的哥哥,老公也毫无办法,婆婆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急怒攻心,公公又进了医院。
事情仿佛进了一个死循环,大哥二哥又甩手不管了.
20多天,老公一个人就这么硬硬地在医院里熬着。
不分黑夜白天。
到了最后几天,公公特别的清醒,说的话也条理分明:
“老三呀,你那两个哥不识理,以后,你多劝着点。
你娘呢,也指望不上那两个。你就多上点心,她一辈子脾性倔强,你和媳妇多让她一点。
可是,是椽子怎么能挑得起大梁?那两个自以为是的人又怎么会听他的呢?
公公走了,带着担心和遗憾,闭上了他的眼睛。
葬礼上,弟兄三个,没有一个人哭。
婆婆坐在桌前边哭边数落着…
大哥二哥听着话语不对,抬起屁股转身走了,老公坐在一边面无表情。
看着老公沉默的神情,我想也许他本来就是天性凉薄的人吧。
因为从我们相识以来,他一直就把亲情看得很淡,也许是性格使然。
父亲的去世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
直到有一天他半夜惊起我才知道,有些成年人的悲伤,是说不出来的。
那是公公去世10天左右的一个夜晚,我和大宝睡得正熟。
老公忽然掀起被子,披上棉衣就往屋外跑去。
我的睡眠是比较浅的,看着他的动作,我急忙喊他:
“这大半夜的,你要去干嘛?”
“我去看看父亲,我刚才梦到他从床上掉下来了,我不放心......”
“老公,你忘了么?父亲已经去世好几天了…”
老公的身影顿了一下,缓缓地转回身:“是啊,父亲已经走了,我没爹了.....
就在这一瞬间,他的情绪忽然崩溃,泪水流了出来。
我披上棉衣,把他拥到怀里,只轻轻地拍着他的背,什么话也没有说。
许是怕惊醒大宝吧,老公的哭声变成了隐隐的哽咽。
哽咽声里充满了无助,充满了绝望。
望着全身沉浸在悲伤中的老公,我也才明白,其实有一些中年人的痛是说不出来的。
他们用冷漠伪装出来了坚强。
为什么现在有些老年人离开了,子女们都不怎么哭?
哭,能代表什么呢?
哭能代表差他们伤心吗?能代表差他们老顺吗?
还是仅仅为了让活着的人看?
有些人天生感情内敛,哪怕是伤心欲绝,也不愿被人看见。
看不见并不代表着不会悲伤。
还有一种人,是因为老人生前疾病缠身,生不如死,一旦去世,无论是对他自己或者是对儿女而言都是一种解脱。
生前尽了孝,逝后无愧于心。
------------------源网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