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丨把握春季“蹿个儿” 期 孩子春季运动有诀窍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如何把握春季“蹿个儿”期,指导青少年和儿童科学运动,长得好、长得高?咱们一起来看看。 合理运动 能促进长个儿 “春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选择一些跳跃性运动,对孩子生长发育有益处。”合理的运动对孩子长高有很大的帮助。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很少参加锻炼的同龄孩子平均高出4厘米至8厘米。 在运动时,孩子血液中的生长激素浓度会随之升高,且运动强度越大,生长激素浓度升高幅度也越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5岁至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周至少要有3天进行中高强度运动,平均每天累计运动1小时。 不仅于此。运动能够刺激骨骺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骨骼生长,进而长高。经常运动还有利于骨骼里的钙磷代谢,加速矿物质在骨骼上沉积,使骨密度增加,让骨骼变得粗壮和坚实。 除此之外,经常运动的孩子入睡时间短,睡眠质量好,生长激素分泌也更旺盛,而更多的生长激素能使孩子长得更高。 项目选择有讲究 “那么多运动项目,选择哪些项目,长高效果明显?”王珏建议,摸高、慢跑、跳绳、骑车、踢毽子、篮球、排球、游泳等运动,对脊柱和四肢骨骼的生长有很大帮助。 这里重点推荐4个运动项目—— ■跳绳 跳绳不仅锻炼效果好,而且对器材和环境等要求低。 跳绳时跳得越高越好,频率在每分钟90次左右较为适合,不必太快,因为太快了可能会对膝关节造成一定损伤。 这里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孩子还没有养成跳绳习惯之前,要循序渐进地慢慢来,千万不要一开始就让孩子跳太多,那样会造成运动损伤。 ■篮球 打篮球需要跑跳,也非常有利于长高。需要注意的是,锻炼之前要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摸高 摸高属于专项长高训练,且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在小区找个较高的地方来悬挂标记物,让孩子原地或助跑之后尽力往上跳,去击打那个标记物,从而达到训练的效果,标记物的高度以孩子尽力跳起方可摸到为宜。 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选用专用的电子摸高器,训练效果更好。 摸高前同样要热身,训练同样要循序渐进,以免造成损伤。 ■跑步 作为有氧运动,跑步能够锻炼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睡眠,对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长高。跑步时间可以选在早晨或者傍晚,每次跑30分钟左右。 如果孩子还在上幼儿园,跑步时间可缩短为10分钟。跑步要选择合适的路面,跑步前必须热身,以免孩子受伤。跑步结束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建议:这样运动更加科学 “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法能帮助孩子们长高,但是一些运动锻炼的误区,需谨慎规避,以免运动不当阻碍孩子发育。”首先,下压式的运动不利于孩子长高,如果不走专业道路,尽量不让儿童过早接触举重之类的项目。 其次,如果孩子太小,也不适合长跑训练。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都不足以支持长跑项目,强行锻炼有可能影响孩子发育。 锻炼时,要掌握科学方法。 尽量下午锻炼。春季清晨温度低,孩子运动后出汗,易导致着凉感冒。建议春季运动安排在下午2点至晚上8点之间。 重视热身运动。孩子在热身时,要兼顾到颈部、肩部、手臂、腰部、膝部、脚部和踝部,全面保护运动安全。 在运动过程中,要观察孩子的运动强度,避免超负荷运动。如果孩子感觉疲倦、有微微出汗的情况,就意味着运动强度已基本达到中等强度标准。 运动后要注意拉伸。拉伸的作用是让运动后的肌肉得到最快的恢复,增加身体柔韧性,降低身体受伤风险,放松紧张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