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专家预测河北可能发生地震,青龙县领导冉广岐知道后,不顾反对,坚持让青龙县47万民众疏离到室外生活,他要求全县百姓日不闭户,夜不内宿,面对质疑,他表示如果预测不准,宁愿丢掉乌纱帽…… 1976年7月28日凌晨,在大多数人都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河北唐山却发生了一场7.8级的大地震,这场地震仅仅持续了23秒,但是这个城市几乎全部都被地震摧毁。 这次的地震发生的猝不及防,影响范围高达3万多平方公里,有14个省市都有震感,尤其是距离唐山较近的天津和北京,受到的影响更大。 同时这场地震也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中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为地震死亡的人数超过24万。 这次发生的唐山地震,其破坏性之大,可称为“史上最大”,其惨痛的过去,更是催人泪下。 但是唐山大地震时,青龙县47万人口,仅有一人死亡,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1976年7月中旬参加唐山召开地震工作会议的王青春。 会上国家地震局华北工作组组长汪成民,就其本人的看法,阐述了1976年7月底至8月期间,京津唐地区可能会出现约5级或更大的地震。 王青春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向青龙县的县委书记冉广岐汇报,冉广岐听到这个消息后,压力很大,如果他发出地震警报,到时候肯定会引起恐慌,很多人都劝他不要发布没有确定的消息。 但是一旦地震真的发生了怎么办,于是冉广岐没有受到这些人的影响,在国家地震局都不太相信这条消息的时候,选择消息散播出去。 没过多久,县委就用扩音器通知了所有人,这十天里,所有人白天要把窗户和门都开着,晚上也要找个开阔的地方睡觉。 另外,如果家里有什么奇怪的事情,比如狗不让主人进门,或者半夜里听到公鸡的叫声,都要第一时间报告给政府。 在这段时间里,青龙县发生了多起的地震预兆,27日黄鼠狼在青龙县四处逃窜,似乎是第一个感觉到危险的动物,看着这些预兆,冉广岐立刻下令让所有人做好准备,而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不足20个小时。 也正是这个关键的决定,让冉书记力挽狂澜,挽救了青龙县所有人的性命,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别说冉广岐的身边人,就连很多不明情况的百姓都对这样的决定感到不理解。 毕竟这个消息就连国家地震局都不相信,如果这段时间并没有发生地震,那么这个决定带来的影响谁来承担责任? 可想而知当时做决定的时候他面临了多么大的压力,如果汪成民教授的预言是错误的,那他现在的行动就相当于在没有得到任何指示的情况下擅自行动,搞不好还会丢掉工作。 然而,冉书记却是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他表示万一这件事真的发生了怎么办,如果不发警报但是真的地震了,他愧对这一方的百姓。 因此在唐山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唐山周边的县市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唯有青龙县,虽然同样损失不小,但是全县几乎都安然无恙。 那么既然青龙县做到了提前避险,为什么唐山却没有做到呢,事实上,当时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异常,但谁也不能准确预测,大地震什么时候会来,这就给规避风险带来了许多麻烦。 如果提前宣布消息的话,会引起民众的恐慌,可是一旦最后预测的大地震没有发生,就会带来更大的麻烦,因此在宣布这类消息的时候,地震局一般都会非常谨慎。 除此之外,唐山地震前的一些异常现象,也不能用来预测大地震,直到现在科学家们都不相信动物能准确预知地震,因为动物的异常行为,有太多的影响因素,不能妄下定论。 从唐山大地震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其实以人类现在的科技,还是不能准确地预测到大地震的来临,唐山大地震,不是说他们没有做好准备,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准确地进行避险。 因此唐山大地震,对于中国及全球的地震科研与防灾减灾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如同一面镜子,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在自然灾害来临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唐山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但是,它给我们的思考与提高,也会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变得更坚强、更有韧性。
信息来源:东方网 2008-5-27——唐山地震青龙县奇迹回放:全县仅1人死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