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孙颖莎一个人带火了乒乓球这项体育运动。估计会有很多人骂之。那些想骂的,想怼的,想黑的。无论你是什么身份的,都请先看看我说的对不对,有没有点道理再张开你的嘴。 没有孙颖莎的时候乒乓球就已经有近三十几年历史了。它不能说深入人心,但是也可以说家喻户晓。因为老一辈人喜欢乒乓球都是因为新中国乒乓球外交这件事。所以,我们说乒乓球是国球家喻户晓不无道理。我们知道奥运会,亚洲会以及后来的世界杯,世锦赛的冠军几乎都是中国队在霸占着。可以说这是我们谈起乒乓球时最骄傲和自豪的。但是有没有人看,有多少人看,有多少人去比赛现场看,可以说知之甚少。尤其是当体育也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后,国家投资越来越少,体育市场化可以说走到了悬崖边上。不比赛没有经济来源。比赛更需要大型的场馆和相关的体育设施投入都需要钱。没有观众到现场,没人买票。没有网络观众观看,没有流量。没有钱就没有可持续的体育发展。还谈什么体育强国。 可以说刘国梁是乒乓球商业化模式道路上绝对的功勋人物。他是伯乐。发现了长相可爱。性格活泼。内心干净。阳光向上。情商,智商,球商都非常高、有灵性还“话唠”的孙颖莎。孙颖莎也像一块璞玉经过雕琢立即变成国宝轰动世界。引来国内外球迷和粉丝的侧目和追捧。于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纷而踏至。赞助商看到了广告效应。转播平台看到流量效应。周边商圈看到经济效应,包括那些自媒体和直播带货博主的都纷纷转向了孙颖莎。 尤其是门票,有她比赛的门票高达近7000元还一票难求。没她比赛的门票竟然只有四十几元还稀稀拉拉。这种差距无论谁喷,说什么圈不圈的。它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说的好听点是孙颖莎一个人带动了乒乓球,带动了乒乓球经济,带动了乒乓球商圈。说难听点是乒乓球体育看人下菜碟。有孙颖莎的比赛门票价那么贵难道不是在收割莎粉吗?没孙颖莎的比赛票价几十也没人买。这个时候说莎粉是饭圈,难道不是昧着良心说话吗?没有莎粉掏钱看比赛养着乒乓球。这项运动还有多少人去关注。莎粉花着钱,花着时间,去给自己喜欢的偶像加油助威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你都反驳不了。否则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黑的没道理。喷的不硬气。骂的自己都心虚。 有网友说得好。孙颖莎的比赛座无虚席不是现场观众的极限,而是票的极限。一个女孩子就拿着一副球拍,能领着一群人在地球上飞来飞去的聚集这是很少见的场面。几十年都很难看到。这还不是孙颖莎一个人带火了乒乓球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