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塑的品格——莫高窟45、158窟

探文化古今 2024-05-11 08:10:46

这世界上最有盛唐风韵的地方,除了长安洛阳,就是敦煌了。用刀划刻出的塑像、画笔绘出的壁画,置身其中仿佛走在千年前摩肩接踵的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清脆……

莫高窟外景

莫高窟里45窟里正壁敞口龛内的群像雕塑、158窟里莫高窟最大最完美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像,都是大唐风雅最真实的体现。

01

45窟-敞口龛、彩塑像

敦煌莫高窟第45窟是盛唐时期的代表窟之一,虽供养人尚不明确,但是从其整体规模及艺术表现形式可知,第45窟是由敦煌地区的世家大族倡导下营建的中型殿堂窟,窟内保存了大量的唐前期绘塑作品。

45窟西壁敞口龛

45窟为平面呈方形的覆斗顶殿堂窟,四面披顶,是一座由前室、甬道和主室组成的中型殿堂窟,建筑结构完整。主室呈现出方形覆斗顶的建筑模式,主室顶为正方形的覆斗顶,覆斗顶中央为方形藻井。覆斗顶是对现实中“斗帐”的模仿。

藻井远景

藻并形制也是方形结构,中央是团花纹样的井心,藻井纹样从中心部位到边饰部分的团花纹样都呈现出标准的正方形套叠结构。

藻井细节

塑像本来有九身,龛外两侧力士像没有了,就剩下这七身塑像。同时将八弟子、诸菩萨、天龙八部和飞天绘制在塑像背后的佛龛的龛壁和龛顶,既表现了净土说法的内容和完整场面,又弥补了由于佛龛的局限而造成塑像空间深度不足的缺陷。

西壁龛内居中的释迦牟尼佛,螺发发髻,脸型丰满圆润,两眼细长。身着团花以及半团花装饰的僧祇支,红色袈裟,有蓝绿色的装饰。结跏跌坐,衣下垂,悬裳座上有八角莲花,左手置膝上,右手上举作施无畏印。袈裟垂在莲座上,随着莲瓣的形状而起伏着。

主像释迦牟尼

头光和背光为金黄色大小环边线相套组成且环内装饰半团花图案,环外忍冬纹幻化成火焰纹,以赭红色、石绿、黑色以及黄色为主,佛光装饰华丽。

立于佛两侧的两身比丘,一者老成稳重,一者英俊年少。老者为“头陀苦行第一”的迦叶,年轻的为“多闻博记第一”的阿难,通过一老一少的强烈对比表现人世间的“老少相”,塑造脱离红尘的弟子形象。

迦叶

左边是迦叶,内着锦襦,外披田相山水衲衣,胸部半袒,嘴唇抿合,嘴角深陷,浓眉纠结,双眼下视,眸子半露而目光有神,是一派老成持重的高僧神态,颇具长者风范。

右边是阿难,双手抱于腹前,身披红色袈裟,内着淡绿色僧祗支,鼻梁挺直,鼻头浑圆,嘴唇饱满,颇为秀美,在恭谨中透出青年的朝气。明亮华丽的锦绣裙襦和色彩热烈的紫袈裟,更为青年僧人的俊秀之美增色。

阿难

两身菩萨面带微笑,恬静慈祥,菩萨身躯呈“三折姿”,衣褶紧密贴身,头朝主佛倾斜并微微后仰。整个塑像显露出一种高贵而又平静的气质。左右菩萨造型一致,高发髻,戴宝冠,石绿色卷草纹的环状头光,项戴华丽的璎珞宝珠项饰,以及团花装饰的臂钏。

胁侍菩萨

右手自然下垂,左手微微上举,颈部、腰部微微倾斜戴璎珞,下着华丽长裙。上身披巾斜搭左肩并打结,下着长裙紧贴腿部,衣角微微向右张扬,体现出天衣柔软的质感。

腰部的丝巾为水波纹状紧贴大腿,上饰团花图案。衣饰边襟为宽条卷草纹和金黄色线条装饰,这种衣饰风格应该有受到笈多风格的影响。

胁侍菩萨上身细节

她们神情怡然自得,体态婀娜多姿。丰满圆润的菩萨像就像张萱《捣练图》、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人物一样。

天王

南北各有天王一尊,北侧天王脚下踩着地神,地神上身仰而下身俯,头部被夹在天王的双腿之间,一副不堪忍受的苦相。南侧的天王与北侧的天王相对,左手握拳,右手叉腰,右腿直,左腿曲,造型与北侧的天王大体相似而不完全相同。

45窟壁画-胡商遇盗

45窟壁画-王后与眷属盛装

45窟壁画-观音经变(部分)

45窟壁画-父与子

45窟壁画-行刑图

45窟壁画-华盖

45窟壁画-观无量寿经变七人乐队

45窟壁画-菩萨

02

158窟-涅槃大佛

158窟建于中唐,甬道北壁有供养人画像题记“大蕃管内三学法师持钵僧宜”字样,“大蕃”即吐蕃,由“大蕃管内”而得知此窟开凿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窟。

158窟内部

值得注意的是,该洞窟的核心供养人是来自中亚的粟特九姓胡人,并且是河西走廊唐前期最大的胡人集团安氏家族。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持抗蕃斗争长达十年的沙州被迫立城下之盟,而后敦煌易帜,自此河西走廊全部为吐蕃控制。

158窟历史照片 伯希和摄

此窟是典型的涅槃窟。形制为长方形盝顶形,西壁设涅槃佛坛。所谓涅槃窟,是将涅槃作为洞窟的主体,前面没有遮挡而使卧佛像赫然横陈在观者面前,所以,涅槃窟平面一般都作横长方形。

涅槃卧佛

这尊涅槃像为石胎泥塑,身长15.6米,表现了释迦牟尼涅槃时的情景。这尊涅槃像,双目半闭,唇含笑意,丝毫没有凡人入卧终的痛苦和悲哀,相反犹如欣慰,满意而入睡,整个形态,表情深刻地表现了“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

未来世弥勒

南北二壁分别塑出一身立佛和一身倚坐佛, 南侧的立像为过去世迦叶佛,北侧的倚坐像为未来世弥勒佛,它们与现实的释迦牟尼涅槃像,表现了佛教的“三世”思想。

过去世迦叶(并不是佛陀的弟子迦叶)

在三身大像后面的南、西、北三面墙壁上分别表现涅槃场景的众弟子举哀、众菩萨天人举哀,涅槃佛台的立面表现纯陀最后供养、须跋陀罗身先入灭等,上部还有几个小画面表现迦叶奔丧、优波离报告佛母、佛母奔丧的画面。

卧佛背面的壁画-各国国王举哀

158窟壁画-飞天

158窟壁画-众弟子举哀

158窟壁画-菩萨罗汉举哀

03

唐塑的品格

莫高窟的塑像来到唐代算是进入了全盛期。经过与东西方诸国的文明相互借鉴,唐帝国所容纳、吸收了各方的审美和文化,整个社会已然笼罩在朝气蓬勃的环境中。彩塑不仅在造型上打破了常规,同时在设色上较南北朝与隋也有新的突破。

唐 铜佛像

西安博物院藏

大多数佛像色彩浓丽,肌肉用粉白,头发用粉青,眉毛用石绿,同时结合着华丽的装饰,显得熠熠生辉, 而且唐代佛像的面貌更加圆润,汉化的程度也加深了。

南禅寺唐代菩萨像

就像刚刚提到的158窟一样,以巨大的体量表现大佛,却没有一点粗糙之感。浑圆的脸形,半闭的眼睛,由袈裟衣纹形成的一道道弧线,形成有规律的韵律,处处体现出柔和之感,而在整体上又表现着一种雄强的阳刚之风。刚与柔、阳与阴,在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天龙山第9窟十一面观音

有学者曾给予敦煌彩塑艺术作品这样的评价,称每一个雕塑人物在唐时代都有“情性笑言之姿”。

参考资料:

敦煌莫高窟第45窟与长安样式 马丽 陕西师范大学莫高窟唐代第45窟空间艺术漫谈 谢大伟《现代装饰(理论)》. 2014(10)莫高窟第45窟人物造像性格特征及艺术特色探究 魏小杰《雕塑》. 2008(01)莫高窟第158窟建窟年代新探 张延清(华青道尔杰)、张子鹏《藏学学刊》. 2015(01)唐、吐蕃、粟特在敦煌的互动——以莫高窟第158窟为中心 沙武田《敦煌研究》. 2020(03)
2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