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国科学家采用嫦娥六号采集月球背面样品做出的首批两项独立研究成果,同日分别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与《科学》杂志。
两项研究首次揭示,月球背面约28亿年前仍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填补了月球玄武岩样品在该时期的记录空白。
在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成功携带1935.3克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返回地球,这一壮举不仅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的又一里程碑,更为国际月球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批采集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样品,因其独特的地质背景和科学研究价值,迅速成为全球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如今,随着首批两项独立研究成果的公布,我们得以一窥月球背面那神秘而遥远的地质历史。
嫦娥六号着陆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上最大、最深且最古老的盆地之一,其地质构造复杂,蕴藏着丰富的月球演化信息。此次研究中,科学家们通过对月壤样品的精细分析,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约28亿年前仍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这一发现填补了月球玄武岩样品在该时期的记录空白,为月球地质年代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
在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利用5克月壤中分选出的108颗大于300微米的玄武岩岩屑进行了定年研究。结果显示,嫦娥六号着陆点周围在28亿年前存在显著的火山活动,这些岩浆来自一个亏损克里普物质(KREEP)的源区。克里普物质是一种富含钾、稀土和磷等元素的特殊物质,其在月球地质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次研究中,一颗高铝玄武岩岩屑更是揭示了42亿年前就存在来自富集克里普物质源区的火山活动,这表明月球背面的岩浆活动至少持续了14亿年以上。
与此同时,同位素定年结果与撞击坑统计定年结果的一致性,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月球正面和背面遭受陨石撞击概率的新认识。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月球表面的演化过程,也为探索其他行星和卫星的地质历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另一篇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对玄武岩屑中的微小含锆矿物以及斜长石和晚期填隙物进行了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嫦娥六号低钛玄武岩形成于距今28.3亿年前的火山喷发,并指示其具有一个十分亏损不相容元素的月幔源区。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观点认为月球背面月壳较厚抑制了月海玄武岩喷发的看法,揭示了月海玄武岩分布除受月壳厚度影响外,月幔源区的物质组成也是重要的控制因素。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认识整个月球的地质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为未来月球探测任务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南极-艾特肯盆地作为月球上最古老、最深的盆地之一,其内部的地质构造和物质组成对于揭示月球早期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样品,正是打开这一神秘领域大门的钥匙。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研究中科学家们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包括高精度同位素定年、岩相分析以及微量元素分析等,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月球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此外,嫦娥六号月壤样本的研究成果还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人类对月球资源的日益关注,月球地质构造和物质组成的研究对于月球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而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月球地质演化的宝贵信息,也为未来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嫦娥系列探测任务的持续推进和更多月球样品的采集与返回,我们有理由相信,月球科学的未来将更加精彩纷呈。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月球的地质构造、物质组成以及演化过程,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这个“邻居”的历史和未来,还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太空探索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