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丨高危人群每年要做胸部CT检查 在不久前的一次体检中,他做了胸部CT检查,却意外发现一个不起眼儿的结节,经过进一步检查,竟被确诊为肺癌,还出现了淋巴结转移…… 右肺小结节带来健康隐患 不久前,胸部CT检查时发现右肺有一个1.5厘米的结节,考虑早期肺癌的可能性较大。“未在他的既往病史中发现任何典型的肺癌风险因素,这让诊断、后续治疗有不确定性。” 医生解析:肺癌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它不仅与吸烟密切相关,空气污染、遗传因素、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等,也可能是触发因素。对于像李明这样的非典型患者,除了结节的形态学高危特征,是否考虑为早期肺癌,还需要综合多维度评估,不能仅依赖传统的风险评估标准。 各项检查结果均没有明确指向 李明无法接受初诊结果。很快,他在家人的陪同下,辗转省内多家医院,接受了PET-CT、生物学标志物等多项检查,结果让他深陷迷雾。“各项检查结果都是模棱两可,没有明确的指向。”由于结节靠近肺部边缘,手术条件很好,多名医生都建议他直接手术,术中快速病检既可以明确诊断,又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陷入了迷茫与担忧:“明明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从不沾烟酒,不咳嗽,也不胸闷,怎么会得癌?非得挨这一刀吗?” 医生解析:非吸烟者肺癌与吸烟相关肺癌在生物学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吸烟者肺癌需要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吸烟虽然是肺癌的显著风险因素之一,但肺癌并非仅限于吸烟者。现代城市空气中含有多种细微颗粒物,在这些物质暴露中,也可能诱发细胞基因的变异。事实上,部分肺癌患者属于非吸烟者肺癌,病因可能与肺癌家族史、遗传因素、基因突变、职业暴露等环境因素有关。 高危人群每年要做胸部CT检查 经过慎重考虑,李明决定手术。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术后病检结果印证了的判断:肺腺癌。经过胸腔镜微创肺癌根治术及淋巴结清扫治疗,李明术后逐渐恢复。 术后的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却让李明如坠冰窟:淋巴结转移。他不得不接受化疗。 医生解析:淋巴结转移表明癌细胞已经突破了原发灶,这通常预示着病情更为严重,需要后续进行化疗或靶向治疗。不过,早期发现并及时手术切除,即使存在转移,也能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满足以下任意一条,罹患肺癌的概率就会增加,高危人群最好每年进行胸部CT检查——年龄>45周岁;长期吸烟或者处于二手烟环境;有肺癌家族史;有肺气肿等肺部慢性疾病;长期接触石棉、铬、镍、氡等或放射性物质;长期饮食结构单一,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