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海军航空兵一架歼-15战机在降落时轰然坠毁,现场画面惊心动魄,弹射座椅在触地前0.5秒启动,飞行员伞包未完全张开便砸向地面,万幸毫发无伤!这起事故暴露三大关键疑点:双发战机竟因单侧发动机失效失控?俄制AL-31F发动机稳定性神话破灭? 从流出的高清画面看,战机起落架呈放下状态,右发动机喷口反常收敛,左喷口却异常扩散。航空专家分析:双发战机本应具备单发迫降能力,但歼-15在进近阶段突发推力失衡,极可能是右发吸入飞鸟导致叶片断裂,连带引发液压系统崩溃。更蹊跷的是,AL-31F作为俄制经典发动机,竟在低空遭遇"致命一吸",暴露出设计缺陷。 对比美军F/A-18近年频发的"吸鸟"事故,歼-15的弹射系统堪称教科书级操作,零高度弹射成功率全球领先。但俄制发动机的"玻璃心"问题再度浮出水面:2021年苏-35在南海训练时也曾因发动机喘振紧急迫降。 海军航空兵此次事故虽属训练常态,却为国产涡扇-10发动机敲响加速替代的警钟。当美军F-35已全面换装自研引擎,中国战机的"心脏"自主化进程能否弯道超车?答案或许藏在下次试飞轰鸣声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