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突然询问起溥仪的工资,得知只有180元时,顿时变了脸色,然后加重了语气说道:怕是太少了吧?人家是皇帝嘛! 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成为了一位末代皇帝,而他作为末代皇帝,一开始的时候生活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变故。 因为那时候溥仪还非常小,而当时的国民政府每年都会拿出一大笔钱来维持紫禁城的开销,所以那时候尚在宫中的溥仪,依旧是紫禁城的“皇帝”。 溥仪一直到1924年才逃到天津,之后又辗转的来到了东北,而在东北,他又一次当上了皇帝。 不过这个皇帝也就是看起来很威风罢了,实际上不管做什么,都需要得到日本人的同意才行,毫无尊严可言。 不过,抗日战争结束后,溥仪也无法继续担任伪帝,在他准备离开沈阳逃往日本的时候,被苏联的红军抓住,并以战犯的身份被送到苏联,一走就是五年。 溥仪自知自己在苏联作恶多端,回去必死无疑,毕竟历史上没有几个末代皇帝能获得好下场,并且他还做了历史的“罪人”,于是就想尽一切办法想要留在苏联,最终还是遭到了拒绝。 那时候苏联有人向他提议,建议他直接给毛主席写一封信,说不定能够得到毛主席的特赦,但是溥仪明白自己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敢赌自己会不会被原谅。 所以当他知道自己将要被送回中国的时候,心中可想而知有多么害怕了,但是殊不知此次回国,将会是他新生的开始。 当他从苏联返回国内,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他就被带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而工作人员对这个人的印象也非常深刻,毕竟皇帝自古以来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存在。 溥仪在苏联待的五年时间,可以说非常悠闲,再加上当时跟在他身边的人都是拥护他的人,就给了他一种错觉,那就是自己还是皇帝,甚至让他们每天都给自己行跪拜之礼。 所以在刚回到中国的时候,溥仪依旧非常高傲,但是他压根不明白,在这里没有什么皇帝,有的只是普通人。 所以在这里待的时间一久,他已经看开了,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就像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一样,所以当他得知自己要被特赦的时候,他是非常开心的,他之前还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在这里度过。 毕竟古代几乎没有末代皇帝能够得到善终,他不但没有受到什么打压,而且还获得了赦免,获得了解脱,于是他志得意满,准备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让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周总理似乎知道溥仪心中所想,于是在他被赦免之后,特地邀请他和他的家人在北京一起吃饭。 周总理给他安排了一个植物园的工作岗位,那里人少,很安静,溥仪住在这里很安全,而且这里的空气清新,对他的身体很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还不用抛头露面。 此后不久,溥仪又调至全国政协文史研究室,每月薪水由60元涨至180元。 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突然提到了溥仪,他不但关切溥仪的病情,更以自己的收入资助溥仪。 “听说溥仪生活不太好,每月只有180多元薪水,怕是太少了吧?”毛主席看着章士钊,“我想拿点稿费通过你送给他,改善改善生活,不要使他‘长铗归来兮,食无鱼’,人家是皇帝嘛!” 事实上,溥仪平日里最怕被人说自己是“皇上”,可这次是毛主席,而且毛主席也是开着玩笑说的,因此也不恼也不惧,还挺享受的。 溥仪听说毛主席要拿出这笔钱来贴补自己,更加感动,毛主席还引用了一个比喻:“长铗归来兮,食无鱼”,这句话说得很好。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对方情绪低落的时候,要及时地去帮助,而不是等对方情绪激动的时候才去帮忙,这样独特的视角,巧妙的引语,让现场的氛围变得更加融洽、愉悦。 要知道六十年代,普通老百姓月薪只有十几块钱,溥仪一个月能挣180块钱,已经是很不错的待遇了,而之后的溥仪也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安安静静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毛泽东对待这位末代帝王的原则,不但以溥仪为一扇窗户,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的胸襟与精神,更是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方针与成就。 毛泽东赦免溥仪,极大地改变了溥仪的生活,使他成为一名新一代的国民,这一举动在新中国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信息来源:中央文史研究馆 2021-6-9——【读史忆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馆员的故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