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今天(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会上发表讲话。对此,您作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其实,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国向来有逢五搞一次小纪念,逢十搞一次大纪念的传统。按照这一逻辑,2015年3月14日即《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0周年的时候,中方应该搞一个规格更高更隆重的座谈会,但十周年的时候,中央层面却没有搞任何的大型纪念活动,仅仅号召和动员海外的爱国华侨搞了一些零星的座谈会,同时让当时的国台办主任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纪念文章。
但在2020年《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以及2025年实施20周年的时候,大陆却搞了两次隆重的座谈会。我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2015年是认同“九二共识”的马英九和中国国民党在岛内执政,2020年是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的蔡英文执政,2025年则是叫嚣所谓“两岸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的赖清德执政。这背后透露出的政治信号就是,这些年来随着蔡英文与赖清德在两岸问题上的倒行逆施,台湾问题或者说是反“独”促统工作,再次成为了大陆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那么这有可能预示着,接下来中央政府的工作思路与工作部署已经出现了重大调整,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不再把近年来的热点问题,诸如中美关系与中美贸易战问题、南海问题等等作为优先处理的事项,而是要优先解决台湾问题,并且把解决这个问题当成了实现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优先任务与前提条件。在我看来,假如赖清德当局还要不识时务,仍然要在“台独”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那么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台导致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就有可能成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契机。
直新闻:赵乐际在出席座谈会时发表讲话表示,《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实施,在两岸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此,您又作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确实,从字面上来理解,《反分裂国家法》应该是一部专门用来反对“台独”、防止国家分裂的法律,但事实上,这部法律的功效是双重的,既包括了反“独”,也包括了促统,这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在我看来,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才是《反分裂国家法》更为重要的任务。
事实上,《反分裂国家法》也的确是在促统,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上发挥了更为重要更为突出的作用。当年《反分裂国家法》制定之前,正是陈水扁在岛内搞所谓的“一边一国”“正名制宪”与“法理台独”最为猖獗的时候,那时有非常多人尤其是当时的中国国民党都对两岸前途感到悲观,甚至因为害怕被扣上“红帽子”而不敢跟大陆展开交往。
然而,正是因为《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清楚地告诉了台湾岛内,搞“台独”是没有出路的,才使得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放开手脚“登陆”,开启了两岸关系的“破冰之旅”,为后来马英九与中国国民党在岛内的八年执政奠定了政治基础,并一度开启了两岸大交流、大合作与大发展的新时代。也就是说,当时正是《反分裂国家法》这条“底线”,激活了两岸这局“僵棋”。
除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外,《反分裂国家法》在反“独”方面,也起到了一举定乾坤的作用。其中的主要表现,就是让激进“台独”势力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反分裂国家法》制定之前,大陆虽然一再向岛内极端“台独”势力发出警告,强调“台独”必然会带来冲突,但是“台独”势力都是置若罔闻。这并不是因为“台独”势力“不怕死”,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压根就“不会死”。换句话说,他们还存有侥幸心理,不相信大陆真的会“不惜一战”。而《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将中国一直以来反对把台湾地区分裂出去的国家意志,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从法律的高度表明了中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不惜一战的决心。正是有了这条明确的“死线”之后,“台独”势力才得以“安下心来”了,不再怀疑自己“会不会死”了。
当然,从《反分裂国家法》中获益最大的,还是中国自身。它让中央政府在处理台海问题时,能够站稳脚跟,临阵不乱。有了《反分裂国家法》为一个中国原则保驾护航,大陆不仅可以不用天天费尽口舌去警告“台独”势力,也可以在向台湾人民释放善意时完全放开手脚了。因为有了这条底线作保障,大陆在释放善意时,既不会让“台独”势力认为自己软弱可欺,也不会让自己没有原则地一退到底。因此,《反分裂国家法》这条底线,既是划给“台独”势力的,也是划给大陆自己的。
直新闻:赵乐际还提到,20年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们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方式、法律手段惩治和遏制“台独”,推动祖国统一。对此,您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刘和平:其实,过去这些年来,在反制与打击“台独”势力上,大陆先后动用了政治反“独”、外交反“独”、经济反“独”与军事反“独”等一系列手段,而且这些手段都越来越强硬。赵乐际的这一说法实际上提醒了我们,除了这些手段之外,大陆手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反“独”手段,那就是司法反“独”。而二十年前《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则是大陆举起司法反“独”大旗的标志性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还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也就是俗称的“惩独22条”。这个“惩独22条”,实际上就是《反分裂国家法》的细化和补充。大家知道,这些年来“台独”分子之所以这么猖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虽然早在2005年全国人大就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但是这部法律不仅短小精悍,而且仅仅表达了反“台独”的纲领性与原则性立场,没有针对“台独”分子个人,更没有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都有待细化和补强。而“惩独22条”的出台,恰恰就把这些短板一一细化和补强了。
那么,有了《反分裂国家法》和“惩独22条”的相互补充与相互配合,则意味着中国用法律武器反“独”终于开始长牙带刺了,既有原则性的立场,也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了。
作者丨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