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到了七八十岁就会明白,年轻时拼尽全力赚的钱和房子,到老了之后都是浮云,这3种方法才是安稳的靠山。[骷髅] 十几岁就开始外出闯荡,这个时候我们心里就想着挣大钱,但是在“挣大钱”这个目的里面,并且还有之后努力奋斗的过程,其实根本上还是为了让家庭和谐美好。 如果我们家里面经济状况还可以,家人也互相理解包容,谁还愿意远离家乡,辛辛苦苦跑到外地挣钱。 不过这些前提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所以大部分人只能苦哈哈的赚钱养家。 不过常年的工作会给大家带来一些身体上的问题,年轻的时候身体还能扛得住,很多人就没有理会当年受到暗伤的身体。 但当时间飞转即逝,大家步入老年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随便一点折腾都经受不住。 村里老张已经60多岁了,整个人精神抖擞,身体嘎嘎硬朗,精力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天天四处跑动,跟这个老朋友喝点酒,跟那个老伙计下个棋,每天行程安排的满满的。 但有一次老张从外面返回家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这可不得了了,原本老张两天不出家门就憋的要死,现在家门口基本已经不出来了。 因为这简单的一摔,老张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并且他的精气神也变得虚弱,即便后来治好了伤势,老张也无法像之前一样活动自如 。 所以大家也可以发现,老年的第一所靠山就是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是一切的根本,就算年轻时通过努力变得衣食无忧,到了老年也没办法好好享受生活。 老人的第二个靠山就是儿女的孝顺之情。 人一旦步入老年,就会开始和社会各方面脱节,并且自身情况也不允许再去闯荡社会赚钱,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来自子女的关爱照顾。 子女们也会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不管是衣食还是住行,都会安排的井井有条,老人也不需要担心生活上的压力,安享晚年就行了。 不过除开这些正常的家庭,还有一些情况,可能在小时候子女没受到父母充分的关爱,或者因为父母对子女小时候比较苛刻,亦或是子女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 导致当父母年老之后,子女并没有履行照顾父母的职责,不过这种人终归是少数,只要当父母的认真教导、细心培养子女,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老人的第三个靠山就是心态。 心态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当老人达到了七八十的年龄,已经跟时代有了很大的代沟,到这个时候就连孙子辈的都已经长大,老人想带个孩子给生活添点趣味都没有办法。 于是老人就会另想他法,有的会找一堆同龄人凑在一起聊天下棋,做一些给他带来快乐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心态体现。 但有些经常发呆的老人,他们在心态方面就不是太行,跟“笑一笑,十年少”的道理一样,并不是说真的会变年轻,而是多笑可以让人体会快乐的滋味。 人一高兴,就能品尝出生活的滋味,以更积极的心态的生活下去,但如果是消极的心态,那整个老年生活就变得干瘪枯燥了。 七八十岁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尽头,只要每天的生活的是有意义的,那就无愧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