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出现了令人动容的一幕。74岁的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这位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尽管个头不高,身着黑色西装的宽大垫肩更衬得他身形瘦小,可他一开口,那带着浓郁濮阳口音的话语,便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要喝农民一杯酒,就割我舌头,乱花村里一分钱,就剁我手指头!”李连成掷地有声的话语,展现出他对廉洁自律和守护村民利益的坚定决心 。他的发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质朴有力,满是对乡村发展的热忱与担当。在讲述自己的治村理念和西辛庄村的发展历程时,他的发言虽然不到8分钟,却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三次。 李连成坦诚地说:“我李连成是个农民,没读过书,51岁才开始学认字。我也不会说普通话,如果哪一句你们没听懂,我再给你讲一遍,千万别没听懂却说懂。”这份不加修饰的坦率和真实,赢得了全场第一次掌声,大家被他的真诚所打动。 他接着分享西辛庄村的产业故事,1991年以前,村子还是盐碱地,村民只能靠“刮盐土、熬土盐”艰难为生。而被推选为村支书后,李连成提出“干部要带头吃亏”,无偿把自己的三座蔬菜大棚转让给最穷的农户,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从蔬菜大棚起步,村里逐渐发展起造纸厂,能生产垃圾车、洒水车,还形成了豫北地区最大的电光源产业集群,产品远销欧美等八个国家和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俺理解你得有产业,有产业才能有就业,有就业才能发工资,大家才有获得感。”当他说出这番话时,全场爆发出第二次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对西辛庄村发展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他带领村民奋斗的认可。 李连成还讲述了乡亲们的高品质生活,村里环境整洁,家家户户住着3层楼带电梯的400平方米小楼,村民享受免费水电天然气,孩子上学费用全免,村里医院能达到二级综合医院资质,医保报销后剩余部分村里全额报销。以前村里有打麻将告状打架的,现在这些现象都消失了,大家都说共产党好!这一系列的变化,让全场再次响起热烈掌声。 最后,在发言接近尾声时,他建议加强科技人才下农村,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还是一个短板。要想全面乡村振兴,教育、人才、科技得下到农村,没有科技哪能创新呢?没有人才哪有产业呢?” 李连成的每一句话,都源自他在乡村一线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他用自己的方式为乡村振兴发声,这样的发言也难怪会多次被掌声打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