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丨明明吃了水果糖 血糖咋升不上去 张先生出现头晕等低血糖症状,他赶紧吃了颗水果糖,但不适症状并没缓解。测指尖血糖发现,仍处于低血糖状态。这是怎么回事儿? 吃完水果糖 血糖咋还升不上去 发现血糖值异常。经过进一步检查,他被确诊患了糖尿病。 跟不少糖友一样,为了应对突发低血糖的情况,他买了水果糖、巧克力等放在家里的零食架上,平时出门也会在口袋里放几颗水果糖。日常比较注意,他血糖控制得不错,没发生过低血糖情况。 张先生出门办事,中午回家晚了。他本想煮点饺子吃,结果发现家里停水了,又赶紧出门买纯净水。这一耽误,到1点多他还没吃上饭。煮饺子时,他觉得有点头晕。“是不是低血糖了?”他心里想着,赶紧去零食架上拿了颗水果糖吃。 吃了糖,张先生的不适症状仍没缓解,又赶紧拿了块巧克力,可吃完仍然很难受。 “那吃水果糖和巧克力没用!需要喝蜂蜜或葡萄糖才能缓解,我先去药房借一支50%的葡萄糖糖水,让他喝了纠正低血糖。”等张先生喝完葡萄糖,慢慢缓过神来。 “你吃的降糖药里含有α-糖苷酶抑制剂类,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口服蜂蜜或葡萄糖纠正低血糖。”对吃这类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的糖友来说,用水冲点蜂蜜或葡萄糖粉喝,能有效纠正低血糖症状,但口服蔗糖、麦芽糖或淀粉类食物则不能纠正低血糖症状。 避免血糖波动 这几点要牢记 “不少糖友都有跟张先生一样的经历,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食物中的糖包括多糖(淀粉)、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等)、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以及半乳糖)。除了单糖可以直接由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入血,其他的均需经α-葡萄糖苷酶水解转化成单糖才能利用。也就是说,如果抑制了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就可以减少糖的吸收。 α-糖苷酶抑制剂类的降糖机制是,竞争性抑制小肠绒毛上的α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减少葡萄糖的生成和吸收,减缓餐后血糖的升高。同时,它还能调整GLP-1分泌,增加小肠中远端碳水化合物,改变肠道微生物发酵,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轻度减重作用。 “我给糖友开药的时候,做讲座的时候,都会说到这个问题,但还是有一些糖友没把这事儿记在心里。”最怕的就是糖友因为低血糖引发心脑血管问题。因为每一次低血糖都相当于一次百米短跑的应激,容易把潜在稳定的心脑血管疾病激发成急性发作,所以每一次严重的低血糖都需要住院治疗,一方面要排除有无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存在,一方面要看看是不是该调整降糖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