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段很讽刺又真实的话:“当今社会的悲哀就是:人已经看透,不生孩子,不结婚。当然与

一段很讽刺又真实的话:“当今社会的悲哀就是:人已经看透,不生孩子,不结婚。当然与其说悲哀,不如说社会的病,不都在鼓吹生活很幸福吗,以前吃糠咽菜茅草屋的年代可以五个六个的生,现在大鱼大肉,高楼大厦千间,生一个孩子都把人给压的喘不过气来。”

张爱玲曾说出底层家庭的痛楚:“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在繁华的都市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场里琳琅满目,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光鲜亮丽的生活展示。

然而,在这表面的繁荣之下,却隐藏着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结婚、不生育。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折射出现代文明的深层矛盾。

现代社会,物质空前繁荣,科技超级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也有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便利的生活设施、丰富的娱乐选择。

然而,相反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相比以前一个家庭生三四个孩子的情况,简直是一种大逆转。

其实,这种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问题,以前的时候,养育孩子成本低,吃饱穿暖就可以,养一个和两个的差别,就是添双筷子的事。

衣服、玩具、学习用具等,都可以大的穿不上了,用不上了,流传给小的穿,可以旧物充分利用。

相反,现在的孩子,吃的穿的用的,不仅要新的,还要最好的。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昂的住房成本、教育投入,以及激烈的职场竞争,都让年轻人对生育望而却步。

一个家庭,一对年轻人,不仅要支撑小家庭的生活成本,还要面对家中老人在赡养、医疗等方面的高昂支出。

以前的时候,人们的住房成本相对较低,现如今住房成了大多数人结婚、生育的最大障碍。买不上房子,就很难找到对象结婚,即便结了婚,也很难生孩子,因为不想让孩子跟着自己吃苦。

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的生活条件稍微好点以后,才会考虑生孩子的事情。

同时,资本家为了盈利,不断地制造各种社会焦虑,社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又都陷入了鸡娃的教育陷阱,教育成本大大飙升。

就如,在大城市,一套学区房的价格可能耗尽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积蓄。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更是让家长不堪重负。

张雪峰说:“社会就是一个大筛子,用学历,筛掉了不努力的孩子;用房子,筛掉了不勤奋的父母;用工作,筛掉了没资源的家庭。规则从来都是强者制定的,你要么努力成为强者,要么就只能忍着,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现如今的社会,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在职场中的竞争压力都不容小觑,甚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有一个同学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北京打拼,夫妻二人是大学同学,早就领证结了婚,可是没有房子,一直租房子住,也不敢要孩子。

他们直到在奋斗打拼了十年之后,终于在北京买上了一套房子之后,才敢要孩子。

其实,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年轻人,要是没有父母的帮衬,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职业发展中。

因为,一旦生育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中断和竞争力的下降,这种机会成本让许多人选择推迟或放弃生育。

就像有一个同学就是因为生了孩子需要休产假,结果被公司以各种理由变相降职降薪。

社会的问题,是无法依靠个人的力量去解决的,唯有国家采取适当的措施,重新思考审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国家应该出台真正有利的生育政策,督促企业营造更加友好的职场环境,让生育的人没有后顾之忧,生育才会变成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

否则,在如此病态的社会环境下,生育只能是一件再三权衡利弊之后的事情,这是一件令人感到无比的讽刺又可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