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他曾和韩先楚搭档解放海南,1955年没参加授勋就莫名失踪,为什么? 冯运熙是海南

他曾和韩先楚搭档解放海南,1955年没参加授勋就莫名失踪,为什么? 冯运熙是海南省普通村民,凭借一技之长经营着一家石料厂。 冯白驹从小对不公不义的现象心生反感。 1926年,他在上海的大学中加入了革命组织,回到琼山后,便开始参与当地的革命活动。 冯运熙对儿子投身革命的选择感到愤怒。 冯白驹的革命活动也引起了当地土豪劣绅的关注。 冯运熙的身份让他成了土豪劣绅眼中的眼中钉,他们指使团局的人将冯运熙抓捕。 冯运熙被抓后,他依旧不屈不挠。 冯运熙渐渐发现,冯白驹和其他革命者并非像他想象中的那样是单纯的“闹事”分子。 冯白驹所领导的队伍打土豪、分田地,清除腐败的官员。 冯运熙目睹了这些实际成果,内心的误解逐渐消散。 有一段时间,冯白驹再次回到家中,探望久未谋面的父亲。 冯运熙不再责怪儿子,反而关心起冯白驹的健康,并问及革命队伍的进展。 冯运熙主动表示,自己愿意加入革命队伍。 在父亲的支持下,冯白驹能够更加坚定地投身革命。 冯运熙不仅在财力上支持革命,还为革命事业捐献了自己的积蓄,甚至卖掉了房产和土地。 在1949年,海南岛的五指山是琼崖纵队的指挥中心,冯白驹低头吃着早饭。 几分钟前,他接到命令要求他接应40军的先锋营潜渡海南岛的计划。 冯白驹一边吃饭,一边在心里快速分析局势。 自2月起,国民党军调集了第4军、64军、62军和32军,分四路对琼崖纵队展开了全面“围剿”。 这次的围剿异常严酷,国民党军并没有考虑撤退,誓言一定要剿灭琼崖纵队。 面对敌人猛烈的进攻,琼崖纵队原本繁荣的根据地逐渐被蚕食,部队的补给线也日益紧张。 尽管如此,冯白驹知道,能否顺利接应40军的先锋营,对于琼崖纵队来说至关重要。 成功登陆能极大提升士气。 但若失败,解放海南岛的希望将被推迟。 冯白驹决定派出陈青山负责接应先锋营。 陈青山,原是归国华侨,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便回到祖国,最初打算前往延安,却因种种原因被党组织派往海南岛。 上海南岛起,陈青山一直在独立总队的政治部工作。 冯白驹清楚,陈青山能高效完成接应任务。 陈青山接到任务后,立刻开始部署接应工作。 几天后,他向冯白驹汇报白马井一带的敌人防线薄弱,建议先锋营从此地登陆。 冯白驹看过陈青山的报告后,认同了这一建议。 与此同时,第40军的韩先楚也在思考登陆地点的问题。 韩先楚把目光锁定在白马井。 白马井位于海南岛西北部,靠近北部湾与洋浦湾交汇处。 此外,白马井周边的敌军防线相对较弱,仅有两排兵力驻守,且滩涂沙质适合登陆。 然而,从雷州半岛到白马井,船队需要航行约360里海域。 为了避免遭遇敌军海空军的打击,船队必须在黎明前到达。 韩先楚认为,若顺风顺流,提前启航,完全可以在清晨前完成登陆。 当韩先楚初步确定了白马井作为登陆点时,他收到了冯白驹的建议,二者的判断一致。 此时,韩先楚决定提前发起行动,决定40军先锋营率先起渡。 于是,他向上级指挥部报告,要求立即开始潜渡。 同一时刻,在广州的第十五兵团指挥部,两份关于偷渡的作战方案相继送到。 40军的方案指出,先锋营已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43军的方案则提出,从硒洲岛起渡,计划在赤水港一线登陆。 与此同时,邓华、赖传珠和洪学智聚集在一起讨论着解放海南岛的军事行动方案。 洪学智站指出,40军的先锋营航程约为300多里,相比之下,43军的加强团需要越过约400里的航程,后者的难度显然更大。 邓华强调长时间的航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洪学智依然认为40军的偷渡计划具有可行性,特别是在琼崖纵队提供的敌情报告的支持下。 邓华最终决定通过电报通知两军,批准40军的登陆方案,并要求43军进一步评估其登陆点的可行性。 三天后,40军先锋营终于开始了起渡。 在当天,韩先楚乘坐吉普车急速赶往118师的驻地。 会议开始后,韩先楚向与会的干部们宣布了作战决策,并鼓励大家要勇敢执行任务。 全体参会人员齐声回应,士气高涨。 5月1日,海南岛战役胜利结束。 然而,冯白驹未能如其他军事领导人那样获得晋升。 这背后与“反地方主义”运动密切相关。 1952年,这场运动席卷海南,冯白驹因其偏向地方的土改政策和任用争议,遭到批判,最终离开军队。 1954年,他被任命为广东副省长。 参考文献:[1]秦晓华.冯白驹从1952到1962年的心路历程[J].红广角,2015(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