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援引俄罗斯媒体报道,今年3月,俄罗斯宣布对日本外相岩屋毅等9名高官实施无限期入境禁令,引发轩然大波。这一事件,将俄日之间长期存在的紧张关系,再度推到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年来,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持续恶化,其中领土争端是一个关键因素。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问题,自二战结束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两国关系。
这片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的群岛,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还蕴藏着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数据显示,该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每年渔业捕捞量可达数十万吨,预估潜在矿产价值高达数千亿美元。多年来,两国在这一问题上始终未能达成共识。2022年,俄罗斯通过立法将争议岛屿划为“不可分割领土”,彻底关闭了谈判窗口,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
普京(资料图)
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紧跟美国步伐,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涉及金融、贸易、能源等多个领域。日本冻结了俄央行300亿美元资产,还叫停了萨哈林能源项目,这触及了俄罗斯远东经济的命脉。作为回应,俄罗斯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中断对日本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并于2025年初与中国签署联合开发南千岛群岛的协议,还宣布退出俄日和平谈判。
在军事方面,双方的对抗也在升级。2024年10月,日本自卫队在北海道上空对俄军机发射热焰弹,俄方随即在千岛群岛增兵1.38万。俄罗斯国防部2025年白皮书披露,其在远东地区部署兵力达13.8万人,较2020年大幅增长47%。日本防卫省《东亚战略报告》指出,俄在千岛群岛部署的“棱堡”岸防导弹,可对日本海形成150公里火力封锁。这种军事力量的不平衡,让日本在领土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俄军在日本海(资料图)
俄罗斯在日本海频繁开展军事演练,展示其强大的军事威慑力。据江南都市报报道,俄太平洋舰队“乌法”号柴电潜艇在日本海海域开展军事演练,使用“口径”巡航导弹对海上及岸上目标实施打击,第二枚导弹跨越超1000公里,准确命中位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休尔库姆靶场的岸上目标。
此外,俄海军太平洋舰队“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也在日本海进行舰炮实弹射击演习,使用了AK130双联130毫米舰炮以及2门30毫米AK630六管加特林近防炮对海射击,其中AK630近防炮射速达每分5000发,可拦截3.8千米内的各类飞行目标。面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日本首相石破茂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稳住局面。石破茂主张在北方四岛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态度,但在当前局势下,他也不得不谨慎行事。
石破茂(资料图)
日本国内对俄罗斯制裁的反应不一,一方面,部分民众支持政府在领土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另一方面,制裁也给日本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能源领域,日本不得不寻找替代能源,增加了经济成本。美国在俄日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政策充满矛盾,既要求日本增加防卫费,又削减驻日美军数量,对俄日争端保持“中立”,但暗示不会坐视盟友受威胁。
这种“战略模糊”让日本陷入两难,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指出,68%的日本民众担忧被美国当作战略棋子,这种不信任感正在侵蚀美日同盟的根基。对于中国来说,俄日紧张对峙可能带来一系列影响。一方面,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俄日关系的恶化可能会增加地区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等领域有着密切合作,俄日关系变化也可能对相关合作产生间接影响。
日本海上自卫队(资料图)
未来,俄日关系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如果日本继续配合西方对俄制裁,俄罗斯可能进一步升级对北海道经济区的封锁,甚至实施海上能源禁运;若借助中美博弈间隙,俄日或重启“政经分离”策略,在渔业、油气开发等领域达成临时协议。但无论如何,俄日紧张对峙都将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