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鲁迅弃医从文的动因,是在仙台医学学院上课时,看了日俄战争的录像,两个强盗在中国国

鲁迅弃医从文的动因,是在仙台医学学院上课时,看了日俄战争的录像,两个强盗在中国国土上打仗,被杀头的还是中国人。鲁迅深受刺激,就此认定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改行搞文艺去了。

但被日俄战争刺激到的不只是鲁迅,俄国人也很受刺激,明明自己才是幅员万里的欧洲大国,怎么就被小日本打败了?深受刺激的俄罗斯,心情就像甲午海战中落败的大清国。

但俄国人历史上战败次数确实很多,虽然号称是战斗民族,但有句话叫勇于私斗,怯于公战,许多人在街头好勇斗狠,上了战场战战兢兢,完全发挥不出战斗力。倒也不是说俄国士兵不勇敢,只是俄军确实打输过很多次仗。沙皇俄国时代输过最惨重的一仗,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倒逼国内爆发革命,沙俄倒台,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都被处决。

俄国近代史上被外敌一路打到莫斯科就有两次,一次是拿破仑带着法军,一次是希特勒指挥德军,最终凛冬保佑俄罗斯,俄国人趁着冰雪反败为胜,两次都反杀到对手的首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与拿破仑对决的沙皇是亚历山大一世,拿破仑在欧洲四处征战,已经赢麻了,当时的法国还没有养成高举双手的习惯。欧洲的君主们输到惊慌,可是又对拿破仑无解。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成为欧洲国王们的主心骨。他是一个越王勾践式的人物,与拿破仑的战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讲的就是这段历史,主人公安德烈一路目睹俄军被法国人打的节节败退,又被俄军内部的腐败与将军们的朽烂恶心的不轻,但最终俄国人还是借助冰雪,一把火点着莫斯科,也烧毁了拿破仑的英雄梦。

亚历山大一世将法国人一路从俄罗斯赶回巴黎,在巴黎给自己做了凯旋,他作为欧洲国王们的大救星,与欧洲的国王们一起缔结“神圣同盟”,为的是扑灭法国大革命引发的共和思想,维护欧洲的君主专制。这自然属于开历史倒车,但在当时,俄国确实成为欧洲的领袖,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次欧洲人对俄国敞开心扉。

渴望被老欧洲当做高贵的自己人,是俄罗斯梦寐以求的事。俄罗斯虽然四处侵占土地,横跨欧亚,但长期在欧洲是一个弱国形象,不仅政经军事实力不如人,同时观念落后,对自己的文化缺少自信。俄罗斯的上流阶层以说法语为高贵,搞起文学创作也看不起自己的母语,直到普希金横空出世,这才一改旧观。而普希金我们都知道,他与一个法国情敌决斗,受伤死了。

俄罗斯的崛起最早是从年轻的沙皇彼得大帝开始,他乔装改扮,去西欧诸国游历学习,归国后开始推行全面西化革新,将俄罗斯从传统落后中拔了出来,他与瑞典进行了多年战争,终于打赢了,取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对西方的向往,是从彼得大帝开始,植入俄罗斯内心的梦想,而渴望从一个学习者与粉丝,变成欧洲的救世主,也是存于俄罗斯内心不敢说的野望,直至100多年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击败拿破仑,饮马塞纳河,建立神圣联盟,救了欧洲国王们集体一命,终于如愿以偿。

一路向西是俄罗斯的历史情结,他们几次成功实现渴望,也总是以战争的方式。对于风光明丽的老欧洲来说,俄罗斯是一头卷着冰雪不合时宜的毛熊,起初它总是想礼貌的敲开邻家的木门,期待被邀请进屋喝一杯茶,但老欧洲的邻居总是彬彬有礼的拒绝它,还把猎枪藏在身后,于是毛熊一次次被激怒,然后愤怒的冲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