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健康知识丨食物“边角料” 可能是个宝 “日常生活中很多被我们随手扔掉的食物‘边

健康知识丨食物“边角料” 可能是个宝 “日常生活中很多被我们随手扔掉的食物‘边角料’,其实是有药用价值的,比如橘核可治疝气,浮小麦能治自汗、盗汗等。” 说这话的,她不仅热爱中医药文化,也一直致力于中医药健康科普工作。记者来到该院门诊中药房,请她聊聊生活中有哪些容易被随手丢掉却有妙用的中药。 橘核,天然散结药 先来说说现在这个季节的常见水果——橘子,它可全身都是宝。 吃橘子时,吐出来的核,洗净晒干后就是中药橘核,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疝气、腹痛等。治寒湿疝气时,常配伍川楝子、海藻等,比如橘核丸。 要注意,橘核虽然是药,但吃橘子时不要连着核一块吃到肚子里,不易被消化。可以将橘核收集起来,晒干后备用,具体使用需在中医指导下进行。 橘络,止咳又通络 吃橘子时,很多人会特意将橘子瓣外面的白丝丝扔掉。您知道吗?被您扔掉的这些白丝丝,不仅是橘子输送养分的管道,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橘络是一味很好的止咳化痰药,可以行气通络。”橘络能疏通经络中的痰和瘀,对于经络阻滞、气血不畅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平时我跟家人吃橘子时,会特意把橘络收集起来,晒干后备用,比如咳嗽、嗓子里有痰时,用它跟陈皮一起煮水喝”。 丝瓜络,能刷碗能治病 不仅橘络能治病,丝瓜络也是一味中药,它可不是仅能拿来洗碗哦! 丝瓜成熟后,待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将它的外皮、果肉、种子都去除掉,洗净晒干备用。丝瓜络的功效不少,可以祛风、通络、活血,还可用于产后乳汁不通引起的乳痈肿痛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它煮水喝,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保证药效对症。 石榴皮,止泻还驱虫 平时不小心吃到石榴皮时,是不是觉得特别涩?可别急着丢掉石榴皮,它是治疗腹泻的良药。 “晒干的石榴皮确实是一味中药,主要用于涩肠止泻、止血和驱虫。”石榴皮有酸涩收敛的作用,入大肠经,是中医治疗久泻久痢常用药。还可以用石榴皮治便血,单用煎服或研末冲服都可以。它还有驱虫作用,可用于治疗蛔虫等。 玉米须,能利水消肿 玉米须是中医处方中的常用药,主要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对于降压、降糖有一定作用。平时吃玉米时,把玉米须剥下来,去掉杂质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保存即可,可以用它直接煮水喝,一般取10克左右煮10分钟到20分钟。不过,虽然玉米须水的功效和口感都不错,但不建议长期服用。 西瓜皮,能内服能外用 喜欢用西瓜皮做西瓜酱,其实西瓜皮也是一味中药,在中医上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西瓜翠衣,可清热解暑,利尿消水肿,还可用于治疗口舌生疮。“内服的话,可以直接用西瓜皮煮水喝,也可以把西瓜皮焙干后研成末儿外用。”刘晓霞提醒说,西瓜皮性凉,不建议脾胃虚寒的人服用。 浮小麦,止汗小能手 浮小麦,顾名思义就是轻浮瘪瘦的小麦,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虽然不适合食用,却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可以固表止汗,益气除热,是治疗自汗、盗汗的一把好手,如果家有爱出汗的宝宝,可以试试用浮小麦煮水喝,具体的用量和用法,要结合孩子出汗情况及其他症状由中医师辨证使用。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很多容易被随手扔掉的中药材,比如柿蒂、冬瓜皮、南瓜子、荔枝核、藕节等,我们要学会识别和合理利用,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盲目使用,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用药,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