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世界权力最大金融机构,是美国央行还是私人银行? 这个机构通常被视同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同时更因为美元曾与黄金挂钩,后来脱钩后又和全球石油能源贸易结算紧密相连的强势地位,被戏称为世界的“中央银行”。 而中央银行的主要使命就是发行货币和调整货币政策,再通俗一点说就是印钱和决定印多少钱。这样美联储就实际拥有了足以影响全球经济、金融的能力,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的美国“中央银行”,不仅不是一家真的银行,而且还是私有的。 虽然在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私人商业银行再正常不过了,但是这种涉及政府对国家经济金融管控能力的机构,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像美国这么干的。 再说回美联储本身,之所以说他不是一家银行,是因为它是由12个地方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的系统,这12个地方储备银行不仅各自管理各自辖区内的商业银行,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是每个地区上千家的私人银行作为相应的股东成员进行控股。 但一旦遇到加息、印钱等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总不能几千家银行共同商议或者自说自话,因此在这12个地方储备银行之外,还有一个由美联储主席领导的美联储委员会,包括主席在内总共7名核心成员,全部是由美国总统任命。 再经过国会批准才能上任,因此真正说话管用的人还是掌握在美国政府手中。 不过到不是这7个人就完全说了算,因为在美联储委员会之外,还有一个组成机构叫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除了以上的这7个人,同时再由5个地方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轮流组成,总共这12个人就是最高决策的大佬。 美国的各种加息、降息货币政策,都是主要由这12个人开会决定的。 所以这样一个私人所有的美联储,最终才拥有了政府得以掌控的中央银行性质,而这就是美国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与资本不断相互妥协的结果。 因为最早美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完全没有中央银行的,后来即使短暂建立过中央银行,也是很快就遭到嫌弃。 美国历史上为何不愿建立中央银行?如今的美联储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又是怎么起到代替中央银行使命的? 由于美国从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开始,就非常排斥中央集权的松散联盟状态,建国之后更是不想让联邦政府干涉银行金融,所有的地方银行都是在各自的州内开展业务。 更重要的是独立战争胜利没几年后的1791年,美国曾建立过一个全国性质的私人银行第一银行,目的是帮助政府发行债券和管理资产。 可是由于其政府背景的缘故,拥有了相对更强的吸储放贷能力,明显争夺了地方银行的利益。 恰好第一银行的大股东又是主要来自欧洲财团,其中英国股东更是占据了70%,所以给美国大众找到了反对的突破口。 于是,第一银行最终在反对的声浪中,只存在了20年便寿终正寝了。之后美国又在1816年,因为与英国第二次独立战争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债务问题,由总统签署法令成立了第二银行,不过最终同样是存续了20年就不再存在。 在这之后美国有70多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中央银行或承担中央银行能力的金融机构,也就是说各个私人银行都是自扫门前雪的状态,甚至连印钱各个私人银行都能自己搞定,各个银行发行的票据其实就等同于钱,当然背后是要有真金白银或者政府国债作为抵押物的。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的确避免了央行对资本自由竞争的限制,很符合美国资本主义的特征。但坏处也很明显,就是一旦市场出现任何大的波动,就没有中央银行进行管控和兜底,并且会引发疯狂的挤兑现象,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银行破产和经济危机的出现。 在经历接连多次的混乱之后,美国最终在1913年成立了美联储,这样的美联储依靠旗下12个地方储备银行最终形成,名义上是私人银行的性质,背后的每个成员股东每年可以按照6%的回报率获得分红利息。 但同时这些股权又不能对外出售或者转让,这就又保证了整个美联储内部的资本稳定性,实际上就相当于其成员银行组成了一个共同的联合金融机构。 而其中被政府任命占据主要名额的委员会成员,又成为政府实际更好管控美联储,实施各项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所以美联储最终还是中央银行的属性更强。